涉外律师解读:墨西哥劳动法对本地及外籍员工的待遇有何规定?

墨西哥的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为外国投资者评估特定行业或地区的薪资水平与就业条件提供了明确依据,有助于其维持市场竞争力。对于在墨西哥运营的外国投资者而言,理解《联邦劳动法》(Federal Labor Law,简称 FLL)及其专项条例至关重要。这些法律不仅是行政规范,更植根于公共秩序原则,旨在保障劳动者与雇主双方的宪法权利。同时,《联邦劳动法》还对员工与雇主之间可能发生的争议(包括个体争议与集体争议)的处理机制进行了规范。


《联邦劳动法》致力于促进公平,维护各方利益,其中特别强调 “调解阶段” 是解决争议的关键环节。

2021 年 4 月 23 日修订的《联邦劳动法》对企业结构与商业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针对普遍存在的 “外包用工” 模式。该修订案明确禁止雇主通过分包商获取与本企业主营业务或经济活动相关或相同的服务。不过,墨西哥联邦政府也批准了例外情形:允许企业聘用 “专业服务提供商”,但此类提供商需完成注册,并遵守季度申报义务与报告要求。


外国及本地雇主均需遵守《联邦劳动法》规定的法定福利,并将其纳入劳动合同,具体要求如下:

日薪不得低于《联邦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且最低工资标准每年会根据通货膨胀情况调整;

需向员工支付年度奖金,金额不低于 15 个工作日的日薪;

员工每年享有 12 天法定带薪年假,且在入职后的前 6 年,每满 1 年增加 2 天年假;6 年后,每满 5 年增加同等天数的年假;

年假奖金:金额为员工年假期间应得薪资的 25%;

利润分红:比例为雇主应纳税所得额的 10%。每位员工可获得的利润分红金额取以下两项中的较高值:(1)该员工 3 个月的薪资;(2)过去 3 年该员工平均获得的利润分红金额;

法定节假日:《联邦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节、独立日、圣诞节、新年等法定节假日;

工时与加班费:每周最长工时为 48 小时,加班需支付加班费;

社保登记:需为员工在墨西哥社会保障局、住房基金及国家工人福利协会完成登记。


需注意的是,上述福利为法定最低标准,雇主可根据自身行业竞争力,提供更高标准的福利与工作条件,以吸引人才。


关于外派至墨西哥工作的员工,《联邦劳动法》参考《移民法》明确了雇主需满足的要求,具体如下:

除总经理、董事及经理级管理人员外,雇主雇佣的外籍员工占比不得超过员工总数的 10%;

雇主需在国家移民局完成注册并获得 “雇主资质证明”;

外籍员工需持有有效的工作签证;

雇主与外籍员工需密切关注工作签证的到期续签,并按要求向国家移民局提交相关通知。


若雇佣外派员工,墨西哥接收方实体与境外派出方实体需签订 “人员借调协议”,协议应包含以下条款:

外派员工的工作条件;

明确承担税务成本的主体;

外派员工在原雇主处保留的福利;

外派至墨西哥子公司工作的员工,需与该子公司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且待遇不得低于本地员工。

外派员工薪资与福利相关的税务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需考虑国际税收协定及员工的税收居民身份。


2019 年,墨西哥《联邦劳动法》进行了两项关键修订,外国投资者在进入墨西哥市场时需重点关注:


1.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改革:将原隶属于行政部门的传统司法体系,转变为隶属于司法部门的 “口头诉讼体系”。此次修订引入了构成墨西哥口头诉讼制度基础的指导原则,并将其纳入《联邦劳动法》,旨在建立更高效、公平的争议解决体系,改变过去官僚体系下部分案件中雇主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的问题。


2.员工结社与集体谈判权改革:此次修订源于墨西哥加入国际劳工组织(ILO)第 87 号和第 98 号公约的义务,同时也是加入《美国 - 墨西哥 - 加拿大协定》(USMCA)的条件之一。修订内容主要涉及员工的自由结社权、集体谈判权,以及员工通过法定投票程序选举工会代表的具体流程。


2020 年新冠疫情改变了全球工作模式,墨西哥也于 2021 年正式将 “远程办公” 纳入《联邦劳动法》,并为雇主增设了相关义务,例如需按比例承担远程办公员工的电费及网费。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