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家暴老人怎么判刑

家暴老人怎么判刑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刑法第260条专门规定了虐待罪,对家庭成员实施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则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笔者曾接触过一个典型案例:2022年杭州某区法院审理的王某某虐待母亲案。因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王某长期采取饿饭、关小黑屋等方式虐待,最终导致老人多器官衰竭死亡。法院以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这个案例充分说明家暴老人怎么判刑会综合考虑行为恶劣程度和危害后果。

司法实践中需特别注意:1.即使施暴者是主要赡养人也不构成免责理由;2.经济控制和精神虐待也可能被认定为家暴;3.邻里证言在特定情况下能成为关键证据。去年上海就有个案件因邻居持续提供监控录像而加重了被告刑罚。

实务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时间报警并申请伤情鉴定;通过社区或派出所获取庇护救助;必要时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维权帮助。值得思考的是:当老人因传统观念不愿指证子女时,司法机关该如何收集有效证据?

关于家暴老人怎么判刑的核心要素,笔者认为除了身体伤害程度外,施暴者的主观恶性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比如使用皮带抽打就比徒手殴打性质更恶劣,这点在量刑时会重点考量。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