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检测方法可以申请专利吗

检测方法可以申请专利吗?这个问题困扰着不少技术研发企业。根据《专利法》第2条规定,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技术方案都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笔者曾代理过一起典型案例:某生物科技公司开发的"基于CRISPR技术的病原体快速检测方法",因其创新性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假阳性率高的问题,最终成功获得专利权。

在准备检测方法专利申请时,实务中常见三个误区:1.技术方案描述过于笼统,导致公开不充分;2.权利要求撰写缺乏层次,例如某医疗设备公司将核心算法步骤与常规操作步骤混为一谈;3.忽视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去年就有企业因未提供对比实验数据而被驳回。

判断检测方法能否申请专利的核心在于创造性认定。以汽车零部件厂商的"超声波焊接质量在线评估系统"为例,该系统通过建立声波特征值与焊接强度的对应关系数据库,实现了传统人工敲击检测无法达到的精度。这种将物理现象转化为可量化标准的技术方案,通常认为具备专利法要求的创造性高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虽然自然规律本身不能授权,但利用规律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检测方法可以申请专利。2023年某半导体企业的晶圆缺陷识别系统就因创新应用了量子隧穿效应而获权。

实务操作建议:1.采用"技术问题-解决方案-有益效果"三段式撰写说明书;2.对涉及算法的检测方法建议同时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考虑构建包含基础专利和改进专利的组合保护网。值得思考的是:当检测方法的实施必须依赖特定设备时,如何设计权利要求才能实现最大保护范围?

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满足法定授权条件,检测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保护不存在法律障碍。但笔者提醒企业注意,《专利审查指南》明确规定纯粹的思维训练方法和商业评估方法除外。在布局知识产权战略时,建议将核心检测方法与配套装置、试剂盒等形成专利组合。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