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钱存到父母名下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钱存到父母名下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这个问题在离婚财产分割时经常引发争议。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都属于共同财产,但关键要看这笔钱的实际性质和用途。

举个例子:王先生婚后将30万元存款转入父亲账户,声称是借款。离婚诉讼中法院发现:1.无书面借款协议;2.王父从未催讨;3.资金实际仍由夫妻支配。最终法院认定这属于变相转移共同财产。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钱存到父母名下并不自动改变财产属性。

从法律角度看,要特别注意三个要素:1.存款来源是否婚内所得;2.是否有完整赠与手续(如公证);3.资金的实际控制情况。实务中常见误区是认为只要钱存到父母名下就万事大吉,其实这种操作风险很大。

笔者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大额转账务必签订书面协议;2.保留完整的资金流水记录;3.避免频繁使用亲属账户走账。特别是涉及钱存到父母名下的情况,更要谨慎处理法律手续。

延伸思考:如果夫妻用共同存款为父母买房但登记在父母名下,离婚时该房产能否作为共同财产分割?这个问题需要结合购房款来源、居住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