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家暴报警后,警方会如何处理

家暴报警后警方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受害者的安全保护。根据《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公安机关必须第一时间响应家暴报警,但具体操作流程很多人并不清楚。笔者结合实务经验总结出关键处理环节:1.现场制止暴力行为;2.调查收集证据;3.视情况采取告诫或立案措施。

去年深圳就发生过典型案例(案例信息已做脱敏处理):李女士因丈夫酒后施暴报警,民警到场后发现其手臂骨折。处理过程很有代表性:1.立即将伤者送医并开具验伤单;2.扣押了沾血的酒瓶作为物证;3.当天就对施暴者采取了刑事拘留。处理过程很有代表性:1.立即将伤者送医并开具验伤单;2.扣押了沾血的酒瓶作为物证;3.当天就对施暴者采取了刑事拘留。这个案例说明,对于造成轻伤以上的家暴行为,警方会直接启动刑事程序。

需要特别注意三个实务要点:首先,即便没有明显外伤,言语威胁、限制人身自由也属于家暴范畴;其次,接警民警必须制作书面记录这是法定程序;最后,告诫书与立案决定书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笔者认为很多受害者不清楚的是——家暴报警后警方会如何处理往往取决于前期证据固定质量。

给受害者的行动指南:1.要求民警详细记录事发经过;2.主动提供监控录像、微信记录等电子证据;3.记住办案警官警号以便后续跟进。值得思考的是:当派出所以"家庭纠纷"为由拒绝出具书面文书时,当事人该如何维护权利?

从司法实践看,家暴报警后警方会如何处理存在地域差异。比如某中部城市统计显示,2023年发出的告诫书中仅15%附带伤情鉴定报告。这提醒我们:1.坚持要求做司法鉴定(特别是淤青等不明显伤痕);2.注意保存每次报警记录形成证据链;3.善用12389投诉渠道监督执法不规范行为。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