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第一继承人是平均分配吗

关于第一继承人遗产分配问题,民法典确实有明确规定。第1130条指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法律也充分考虑了现实中的特殊情况。

笔者曾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件(虚构案例:2023年京03民终5678号)。李女士去世后留下市值500万的房产,其配偶和两名子女作为第一继承人产生分歧。其中儿子长期与母亲同住并承担主要照料责任,女儿则因工作原因较少回家。法院最终采纳了居委会出具的照料证明,判决儿子继承40%,配偶和女儿各得30%。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第一继承人是平均分配吗"的复杂性。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以下情形可能打破平均分配原则:1.存在生活特别困难的继承人;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3.有扶养能力却拒不履行义务的;4.继承人之间达成特殊协议的。笔者认为,这些例外规定既维护了家庭伦理,也体现了法律的温度。

实务操作建议:1.提前做好赡养记录(如微信聊天记录、医疗票据);2.考虑通过公证遗嘱明确分配方案;3.注意农村宅基地的特殊性。值得思考的是:当部分继承人主动放弃继承时,"第一继承人是平均分配吗"的原则是否适用于剩余继承人?

综合来看,"第一继承人是平均分配吗"不能简单回答。虽然法律以均等分割为原则,但在家事纠纷中更需要个案衡量。建议在专业调解或诉讼前,充分准备相关证据材料。

特别声明:本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国樽的观点和立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