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实务指南:婚后权利义务的边界与履行
结婚以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法律框架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共同生活义务,民法典要求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2. 经济供养义务,包括日常生活开支和特殊情形下的扶养责任;3. 共同债务承担,这点在2023年深圳某案例中表现尤为典型——妻子不知情的情况下,丈夫借款用于赌博,最终法院认定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笔者处理过一起典型案例:王女士婚后辞职照顾患病公婆5年,离婚时主张家务补偿。法院参照其原行业收入水平,判决前夫支付18万元补偿金。这个案例揭示出,结婚以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家务劳动等无形付出同样具有法律价值。
需特别注意财产管理权限问题。去年苏州中院判决的"百万炒股亏损案"中,丈夫擅自挪用家庭积蓄炒股亏损120万,妻子成功追回70%损失。法官在判决书中特别强调:"结婚以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包含对重大财产的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
实务贴士:1. 建议新婚夫妇签订书面财产协议明确大额支出规则;2. 保留医疗费、教育费等必要支出的转账凭证;3. 遇到对方逃避责任时及时通过律师函固定证据。
延伸思考:当一方自愿承担超额家庭责任时(如放弃工作照料全家),这种付出如何在离婚时量化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