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的赡养义务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这种义务不因父母的经济状况而免除。笔者在实务中注意到,不少当事人存在"父母有存款就不需赡养"的错误认知,这完全违背了立法精神。
来看一个典型案例:2023年上海静安区法院审理的王大爷赡养案。王大爷虽有一套房产和20万元存款,但因中风需要长期护理,每月费用高达1.2万元。法院判决三个子女按收入比例分担护理费,并在判决书中特别强调:"财产所有权不能替代人身赡养义务"。这个案例生动诠释了民法典赡养义务的全面性——既包含经济供养,也涵盖生活照料。
实务中要重点把握:1. 赡养费的确定需综合考量父母实际需求与子女支付能力。2. 即便父母曾有婚姻过错(如出轨),也不影响其主张赡养权利。笔者认为,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可以先通过社区调解寻求解决方案,这样更有利于维系亲情关系。
值得思考的是:若父母将主要财产赠与孙辈而非子女,是否影响赡养义务的履行?司法实践中通常认为这种赠与行为不影响法定义务的承担,但可能作为酌定考量因素。
特别提醒:民法典规定的赡养义务具有人身专属性。对于有能力却拒不履行的子女,除了强制执行外还可能面临信用惩戒。建议家庭成员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协商赡养方案,把法律要求转化为温馨的家庭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