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父母遗嘱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父母遗嘱在什么情况下无效?这是继承纠纷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民法典第1143条明确规定了遗嘱无效的几种情形,咱们结合实务经验来具体分析。

第一类典型情况是立遗嘱人缺乏行为能力。比如2022年杭州某案件中,患有晚期老年痴呆的陈老太立的遗嘱最终被法院认定无效。需注意,即便只是立遗嘱时短暂神志不清(如醉酒状态),也可能导致整份遗嘱作废。笔者认为这类案件最难举证,建议必要时提前做医学鉴定。

第二类常见问题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去年北京朝阳区就有个典型案例:独居老人被保姆胁迫修改遗嘱,幸亏邻居作证才保住原遗嘱效力。实务中还存在子女轮流"洗脑"影响父母决策的情况,这种变相胁迫同样可能导致父母遗嘱在什么情况下无效的后果。

第三要关注财产权属问题。笔者处理过这样一个案子:刘大爷把登记在儿子名下的拆迁房写进遗嘱,结果自然无法执行。通常认为,处分他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中配偶份额的部分当然无效。

特别提醒: 1. 形式瑕疵也会导致失效,比如打印遗嘱缺少见证人签名; 2. 数份遗嘱内容冲突时可能部分失效; 3. 违反特留份规定的条款可能被调整。 思考题:如果老人在养老院立口头遗嘱,如何确保其法律效力?

总之判断父母遗嘱在什么情况下无效需要综合考量主体资格、意思表示、财产权属等多重因素。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做好风险防范,避免给子女留下继承隐患。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