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KOL广告代言翻车:国樽“事前合规审查清单”避险指南

近年来,KOL广告代言翻车事件频发,不仅损害品牌形象,更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国樽律师事务所针对这一现象,特别推出"事前合规审查清单",帮助企业和KOL规避代言风险。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份避险指南的核心要点。

在社交媒体时代,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然而,部分KOL因缺乏法律意识,在广告代言中频频踩雷。虚假宣传、夸大功效、未标明广告标识等问题屡见不鲜。国樽的合规审查清单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

国樽事前合规审查清单包含五大核心模块:主体资质审查、内容真实性核查、广告标识规范、竞品对比限制和特殊行业要求。其中,主体资质审查要求核实KOL是否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背景;内容真实性核查则强调所有宣传用语必须有据可依。

值得注意的是,广告法明确规定商业推广必须标注"广告"标识。国樽清单特别提醒,即使在短视频等新兴媒介中,这一要求同样适用。违反规定可能面临最高10万元的罚款,这正是许多KOL容易忽视的风险点。

针对不同行业,国樽清单还制定了差异化标准。例如食品类推广需额外核查产品资质文件;医疗健康类内容则禁止出现疗效承诺。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一次代言是否合规。

实施事前合规审查不仅能降低法律风险,更能提升商业合作的专业度。国樽建议企业在签约前完成全部审查流程,并将具体要求写入合同条款。这种规范化操作正在成为行业新标准。

随着监管趋严,KOL和品牌方都需要转变思维。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防范。国樽的这份避险指南为行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值得每一位从业者认真研读和实践。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