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老人去世财产纠纷

老人去世财产纠纷往往源于复杂的家庭关系和情感纠葛。民法典第1127条明确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但实务中经常出现超出法条预期的特殊情况。

最近处理的一个典型案例很能说明问题:78岁的陈伯突发心梗去世,留下市值850万的房产和200万存款。三个子女中,长期照顾老人的二女儿主张多分遗产,而定居国外的大儿子和小儿子则要求均分。法院最终采纳了"尽主要赡养义务可多分"的原则,判决二女儿获得40%份额。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比如去年处理的周老太遗产案,她通过视频遗嘱将收藏的字画留给陪伴晚年的保姆。比如去年处理的周老太遗产案,她通过视频遗嘱将收藏的字画留给陪伴晚年的保姆。虽然子女们质疑遗嘱真实性,但因见证程序合规、老人当时神志清醒,这份遗嘱最终被法院采信。

笔者观察发现,老人去世财产纠纷的调解成功率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1. 遗产价值大小;2. 继承人经济状况差异;3. 是否存在明显不公情形;4. 调解人员的专业水平。

给家庭的建议:1. 建议高龄老人每3-5年更新一次遗嘱;2. 重大财产处置最好进行公证;3. 保留赡养支出的相关凭证;4. 考虑设立家族信托规避纠纷。

值得思考的问题:当部分继承人明确表示放弃赡养义务时,是否应当相应削减其继承份额?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