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买的金饰算个人物品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案件中往往成为争议焦点。根据《民法典》第1063条规定,婚后取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专门为一方购置的生活用品可以认定为个人财产。
在2022年北京朝阳区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张女士婚后购买了一条价值8万元的金项链。离婚时丈夫主张分割该饰品,法院最终认定:1.该饰品长期由张女士佩戴使用;2.购买资金来源于其婚前个人存款;3.不属于投资性质。因此判决归张女士个人所有。
笔者认为判断标准应当综合考量三个维度:1.使用频率和专属性(是否长期由一方使用);2.资金来源的独立性(是否与共同财产混同);3.物品的实际功能(装饰性还是投资性)。
笔者认为判断标准应当综合考量三个维度:1.使用频率和专属性(是否长期由一方使用);2.资金来源的独立性(是否与共同财产混同);3.物品的实际功能(装饰性还是投资性)。特别是婚后买的金饰算个人物品吗这类问题,日常佩戴的饰品比收藏品更可能被认定个人财产。
实务操作建议:1.大额金饰购买时保留完整的支付凭证;2.避免使用共同账户资金购买;3.对具有纪念意义的饰品可进行公证。值得思考的是:如果将婚前的金饰在婚后重新熔铸加工,新首饰的所有权该如何认定?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关于婚后买的金饰算个人物品吗这个问题,不同地区的司法实践存在差异。通常认为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日常佩戴饰品更容易被认定为个人专用物品。但如果同时具备投资属性(如附带鉴定证书、原包装保存完好等),则可能被视为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