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在怀孕期间出轨引发的离婚纠纷,在法律实务中属于特殊情形。民法典第1082条明确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若女方主动起诉,则不受此限。
笔者曾代理过一起典型案例:李女士孕期8个月时发现丈夫频繁夜不归宿,通过私家侦探获取了其与第三者同居的视频证据。法院审理认为,这种老公在怀孕期间出轨的行为严重违背夫妻忠实义务,最终判决准予离婚并按6:4比例分割财产。需注意的是,此类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金额普遍偏低,本案仅获赔1.5万元。
从司法实践看,处理老公在怀孕期间出轨的离婚案件时:1. 财产分割可突破均分原则;2. 子女抚养权倾向判归母亲;3. 医疗费、营养费等特殊支出可单独主张。比如2022年上海某案中,法院除判决70%财产归女方外,还要求男方额外支付10万元孕产专项补偿金。
实务建议方面:1. 重点收集转账记录、开房记录等客观证据;2. 及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3. 注意孕期医疗票据的保存。笔者认为,现行法律对孕产妇的保护仍显不足,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亟待提高。
值得思考的是:当老公在怀孕期间出轨但坚称会悔改时,是否应该给予婚姻缓冲期?这个问题涉及到婚姻挽救与权益保护的平衡考量。
最后提醒各位女性同胞:遭遇老公在怀孕期间出轨的情况不必隐忍妥协,《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8条已明确禁止孕期虐待行为。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维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