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离婚后财产分割不均可以起诉吗?

离婚后财产分割不均可以起诉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离异人士。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087条,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应均等分割,但实务中经常出现一方隐匿财产或协议显失公平的情况。

笔者曾代理过这样一个典型案例:2021年北京朝阳区一对夫妻协议离婚时,男方声称名下仅有存款50万元,实际却隐瞒了价值800万元的学区房。女方通过调取不动产登记信息成功举证,法院最终判决男方补偿400万元差价。这个案例充分说明,离婚后财产分割不均可以起诉维权。

需特别注意三个关键点:1.诉讼时效通常为发现权利受损之日起一年内;2.主张重新分割需提供财产线索初步证据;3.法院会综合考量财产来源、贡献度等因素酌定比例。实践中常见误区是当事人误以为过了三年就不能起诉。

笔者认为以下三类情况最值得关注:1.婚内继承或受赠的财产未作特殊约定;2.婚前房产婚后共同还贷部分;3.股票、基金等金融资产的隐性增值。这些往往成为争议焦点。

实务操作建议:1.立即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2.委托律师调查银行流水、不动产登记等信息;3.注意收集微信聊天记录等电子证据。留个思考题:如果发现对方在离婚冷静期大量取现消费,该如何追究责任?

最后提醒各位读者,法律明确规定离婚后财产分割不均可以起诉维权。但要注意及时行动并做好证据固定工作,毕竟"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