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否需要向成年子女支付抚养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存在困惑。法律上有个重要分水岭:子女年满18周岁后,父母的抚养义务就转变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了。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父母确实不需要再给成年子女掏抚养费。
但现实生活往往比法条复杂得多。比如去年杭州就有个典型案例:24岁的李某因抑郁症无法工作,法院判决其父母每月支付2000元抚养费。这类判决的关键在于认定当事人是否属于"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实务中法官通常会综合考虑健康状况、劳动能力等因素。
笔者特别要提醒的是,现在不少家长误以为供孩子读大学就一定要给抚养费。实际上法院普遍观点是:大学生虽然没收入来源,但只要身体健康、具备劳动能力,就不能主张抚养费。北京某高校学生王某起诉父母要学费的案子就被驳回了。
给家长们的实用建议:1. 在孩子成年前就要做好财务过渡准备;2. 遇到特殊情况要收集好医疗诊断等关键证据;3. 可以考虑设立教育基金等替代方案;4. 家庭条件好的也可以通过赠与方式支持。
这里留个思考题:随着考研、考公热潮兴起,"延迟就业"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否应该纳入"不能独立生活"的考量范围?
最后划重点:判断是否需要向成年子女支付抚养费的核心标准就是看是否存在法定例外情形。常见如精神疾病、重大伤残等确实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才会获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