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纠纷的核心在于举证责任分配,民法典第1084条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法定抚养义务不因离婚而消除。笔者曾代理的张某案件中,对方声称月收入仅5000元,但通过调取其社交媒体发现其频繁出入高档场所,结合其担任公司监事的工商登记信息,最终法院采信了8万元/月的收入标准。
支付抚养费需要收集哪些证据材料应当形成体系化准备:1. 基础身份证据(亲子鉴定报告+离婚协议)。2. 经济能力证据(近12个月银行流水+公积金缴存记录)。3. 特殊支出凭证(国际学校录取通知书+自闭症康复治疗协议)。特别注意2023年杭州中院新规明确要求,主张提高抚养费需提供同期物价指数变动证明。
实务中常见误区是忽视间接证据的收集。某案例显示,父亲用第三人账户收取百万劳务费,律师通过比对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与第三方转账时间戳成功举证。笔者认为支付抚养费需要收集哪些证据材料应包括电子数据取证,建议使用时间戳工具固定对方抖音打赏记录、游戏充值记录等新型消费证据。
操作贴士:1. 使用"随手记"APP同步记录孩子日常开支。2. 每年向对方发送《抚养费调整协商函》留存沟通痕迹。3. 对于境外支付的IBAN转账记录需公证认证。值得探讨的是:当对方将财产转移至婚前信托基金时,如何突破资产隔离追索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