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一方父母出钱买房,离婚时怎么分?这个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争议不断。笔者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为您解析其中的法律要点。
最近代理的一个真实案例很能说明问题:王先生父母在他婚后出资500万全款购房,仅口头说"这房子是给儿子的"。离婚时法院却判决房产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关键就在于缺乏书面证据证明是单独赠与王先生。
从法律层面看,需要重点关注三个规定:1. 民法典第1063条关于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2.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第29条的推定规则。3. 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登记效力的规定。
实务操作中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首先,转账凭证的备注很重要,"购房借款"和"赠与儿子购房款"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法律效果。其次,装修、家具等后续投入也会影响财产性质认定。最后,产权登记名字与实际出资不符时要格外谨慎。
笔者认为现行法律对出资方父母的保护还不够。建议在立法层面明确:大额婚前赠与如无特别约定应推定为对子女个人的赠与。毕竟普通家庭倾尽积蓄为子女购房的本意通常并非让外人分走一半。
给准备购房的夫妻几点实用建议:1. 最好由父母直接转账至开发商账户并注明用途。2. 签订三方协议明确资金性质最稳妥。3. 每月还贷尽量使用父母账户操作。
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房产增值部分远超父母原始出资额,离婚分割时是否应当考虑对出资方的特殊补偿?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案而异。
总之,婚后一方父母出钱买房的情况一定要提前做好法律规划。否则等到离婚纠纷发生时再取证就为时已晚,很可能面临财产被平均分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