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财产认定中,婚后购房的权属问题常常成为争议焦点。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婚后女方买房是否属于个人财产需要结合具体情形判断。《民法典》第1063条明确规定了个人财产的几种情形,这为判定房产归属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司法实践中,有个典型案例值得参考:2022年北京张女士婚后用婚前继承的遗产全款购房,并保留了完整的资金流转证明。法院最终认定该房产为其个人财产。法院最终认定该房产为其个人财产。笔者认为这个判决准确把握了《民法典》关于个人财产的界定标准。
需特别注意三种常见情形:1. 使用婚前存款购房需提供银行流水等证据链;2. 父母出资购房要有明确的赠与协议;3. 婚后用个人经营所得购房要能证明资金独立性。比如2021年上海某案例中,经营网店的赵女士因无法证明经营收入与家庭收入完全分离,导致其主张的个人财产诉求未被支持。
实务操作建议:首先建议做好婚前财产规划;其次大额交易务必保留完整凭证;最后要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资金来源。留给读者思考的问题是:在房价高企的当下,如何平衡婚姻财产共有制与个人财产保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