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法典详解,婚后房产归属新规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国樽律所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对婚后房产的归属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解决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及离婚时关于房产分配的争议,以下是对新婚姻法关于婚后房产分配的主要规定的详细解读。

1. 婚后房产归属的基本原则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产,如果没有明确约定归属,产权登记在一方名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这意味着,除非有特殊约定,否则婚后双方共同拥有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 父母出资购买房产的归属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意味着,如果房产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除非有其他约定,否则视为双方父母共同出资,属于按份共有。

3. 婚前房产与婚后房产的区分

婚前个人购买的房产,该房产属于个人财产,婚后,如果一方使用个人财产购买房产,该房产视为个人财产,夫妻双方婚后共同购买的房产,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4. 离婚时房产的分割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根据当事人的出资比例、婚后还贷等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分割。

5. 父母出资购买房产的归属问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新婚姻法婚后房产归属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婚姻法婚后房产归属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规定。

案例一:婚前购房

甲在婚前购买了一套房产,并支付了全部房款,婚后,甲与乙结婚,但并未对房产归属进行约定,离婚时,乙要求分割该房产,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该房产属于甲的个人财产,乙无权要求分割。

案例二:婚后购房

甲与乙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套房产,在购买过程中,甲支付了部分房款,乙支付了剩余房款,离婚时,双方对房产归属发生争议,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该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应按照双方出资比例进行分割。

案例三:父母出资购房

甲与乙结婚后,甲的父母出资购买了一套房产,产权登记在甲的名下,离婚时,乙要求分割该房产,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该房产属于甲的个人财产,乙无权要求分割。

新婚姻法对婚后房产的归属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夫妻双方在处理婚后房产问题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