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18亿亩耕地红线,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耕地红线如同一条不可逾越的生命线,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这条耕地红线的具体数值是多少?它又承载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

法律依据:18亿亩耕地红线

法律分析:我国严守耕地红线18亿亩。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第二节规划目标,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下,努力实现以下土地利用目标: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条中得到明确体现,强调国家对耕地的保护,并实施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法律分析:我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四条则进一步强调:“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这两条法律条文为我国耕地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法律分析:国家耕地红线是18亿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政策要求,旨在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管控边界,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法律分析:我国严守耕地红线18亿亩。

国务院对未来15年土地利用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6项约束性指标和9项预期性指标,这6项约束性指标主要集中在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等主要调控指标上,耕地保有量指标明确规定,全国耕地总数目要至少保持在18亿亩以上。

耕地红线: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我国划定18亿亩的耕地红线,其最重要的原因是确保粮食安全,没有足够面积的耕地,就无法生产足够数量的粮食,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超过3万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得益于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在此基础上,我国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耕地红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耕地红线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紧张,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严守耕地红线,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保护耕地,可以确保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实现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耕地红线是18亿亩,这是基于国家战略安全、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因素考虑的结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守住耕地红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保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