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全面解析,购房必知!公摊面积计算方法与国家标准
发布时间:2025/04/22 作者:国樽律所

在购房过程中,公摊面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公摊面积是指一栋建筑物中,除去各套内面积之后,由所有业主共同分摊的公共区域面积,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国家规定中的标准,对于购房者来说至关重要。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

我们来解析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公摊面积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公式:

1、公摊面积 = 公摊系数 × 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系数 = 总公共分摊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总套数)

套内建筑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

这一公式表明,公摊面积的大小与公摊系数和套内建筑面积直接相关,公摊系数反映了整个建筑物的公共区域面积与所有套内建筑面积的比例,而套内建筑面积则包括了居住者实际可使用的空间。

2、另一种计算方式:

公摊面积 = 总公摊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 × 总套数] × (套内使用面积 + 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

这种计算方式将总公摊面积分配到每一套房屋中,根据每套房屋的实际面积进行分摊。

不同类型的公摊面积计算

根据建筑类型的不同,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也有所区别:

多层住宅(7层以下): 公摊面积通常在7%12%之间,这包括了外墙水平投影的一半、楼梯、楼梯间以及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如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

小高层住宅(711层): 公摊面积在10%16%之间。

高层住宅(12层以上): 公摊面积在14%24%之间。

酒店式公寓: 公摊面积通常在30%40%之间。

商铺: 一层商铺的公摊面积通常在5%以内。

国家规定标准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公摊面积的计算应遵循以下标准:

1、整栋建筑物建筑面积扣除各套(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并扣除已作为独立使用空间销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车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筑面积。

2、公用分摊建筑面积是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与法律法规

关于公摊面积,我国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具体规定,这导致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公摊面积成为争议的焦点,购房者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购房者应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以便在购房时能够准确计算出公摊面积。

关注公摊面积的比例: 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公摊面积的比例也有所不同,购房者应关注所购房屋的公摊面积比例,以避免在购房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查阅相关法律法规: 购房者应查阅《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公摊面积是购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购房者应充分了解其计算方法、国家规定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合理的计算和了解,购房者可以避免在购房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