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合同签订与履行地管辖解析,法律依据与司法实践要点
发布时间:2025/04/22 作者:国樽律所

一、合同签订地与合同履行地管辖概述

在合同法律关系中,合同签订地与合同履行地是确定管辖法院的重要依据,合同签订地,即合同各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协议的地点;合同履行地,即合同约定的履行义务的地点,这两地往往与争议的解决密切相关,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二、合同签订地管辖权分析

1、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意味着,合同签订地并非法定的管辖法院,但当事人可以通过约定,使合同签订地法院获得管辖权。

2、约定管辖: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一约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3、管辖权范围:合同签订地法院拥有管辖权的前提是当事人依法约定,法律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

三、合同履行地管辖权分析

1、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约定管辖: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一约定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3、管辖权范围:合同履行地法院通常具有管辖权,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是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但是当事人依法订立协议的,则由其约定的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

四、合同签订地与合同履行地管辖的确定

1、合同签订地约定不明:合同签订地约定不明的,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管辖法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2、合同履行地约定不明:合同履行地约定不明的,可以按照实际履行地确定管辖法院,如双方争议标的物是给付货币,则拿到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履行地;涉及不动产转让的,不动产所在地法院为履行地。

五、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的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解释:根据管辖协议,若起诉时能确定管辖法院,应按协议约定;若无法确定,应参照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确定管辖,管辖协议指定两个以上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地点的法院,原告可向任一法院起诉。

2、法律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管辖法院是不同的,管辖权约定不明需要结合案件实际情况来确定管辖法院,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六、总结

合同签订地与合同履行地管辖是合同法律关系中重要的法律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法律规定以及案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辖法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法律专业人士在处理相关法律事务时,也应关注合同签订地与合同履行地管辖问题,确保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解决。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