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工业厂房消防安全解析,详解防火间距与消防设施规范
发布时间:2025/04/22 作者:国樽律所

在工业生产中,厂房与厂房之间的消防要求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与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以下是关于厂房与厂房之间消防要求的详细解析。

1. 防火间距与建筑类型

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按规定减少2米,氟利昂厂房属于戊类厂房,其防火间距可相应减少,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当无外露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外墙面积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规定减少25%。

2. 防火间距与厂房类型

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米,发电厂内的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厂房,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当丙、丁、戊类厂房与丙、丁、戊类仓库相邻时,应符合本表注3的规定。

3. 生活用房与厂房的防火间距

为丙、丁、戊类厂房提供服务的生活用房需按照民用建筑标准来确定,这类生活用房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如果确需相邻布置,需遵循特定的防火要求。

4. 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米,当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在150米以内,且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升/秒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至15升/秒计算,室外消火栓数量需综合考虑保护半径和用水量。

5. 防火间距与重要公共建筑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将戊类厂房等同民用建筑按表24的规定执行。

6. 防火间距的调整与规划

为确保工业厂房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防火间距的要求,这不仅需要遵循地方的具体规定,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特性进行调整,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提升厂房的防火性能,降低火灾风险,保障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工业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

1. 防火间距计算公式

工业建筑防火间距公式:B1,B2为所在建筑物耐火等级:一二级耐火等级B1,B2=0,三级耐火等级时B1,B2=2,四级耐火等级时B1,B2=4,一般厂房:10+B1+B2,举例:三级的丁类和四级的戊类10+2+4=16m,甲类厂房:12+B1+B2,举例:二级的甲类和三级的丙类12+0+2=14m。

2. 防火间距与火灾危险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规)1,两座厂房或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L,可以根据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来确定,A值代表了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取相邻两座建筑中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建筑体的火灾危险性为计算基准,甲类建筑的火灾危险性系数为12,乙、丙、丁、戊类建筑为10,而高层建筑则为13。

3. 防火间距与重要公共建筑

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的规定,但甲类厂房所属厂内铁路装卸线当有安全措施时,防火间距不受表3规定的限制。

4. 防火间距与建筑类型

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D选项正确;根据3.4.1注6,两座二级耐火等级的丙、丁、戊类厂房与丙、丁、戊类仓库相邻时,应满足本表注3的规定,方可减免防火间距,镁粉制作厂房为乙类厂房,镁粉贮存仓库为乙类仓库,不符合减免条件,其防火间距应不小于10m,E选项错误。

5. 防火间距与建筑高度

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C选项错误;二级耐火等级多层乙类厂房与二级耐火等级乙类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D选项正确;根据1注3,两座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相郐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屋顶无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00h。

6. 防火间距与地区标准

不同地区的防火规定会有所不同,但通常会根据国家的标准来制定,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厂房之间的绝对保护距离设定为15米,相对保护距离为10米,具体的防火间距还应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建筑的高度、建筑材料等,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火灾的扩散程度。

厂房之间防火间距要求

1. 防火间距与人体密集场所

根据GB500162018的规定,人体密集场所与甲乙类厂房及库房的防火间距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高层和重要公共建筑,与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需达到50米,与甲类库房的防火间距同样不应小于50米。

2. 防火间距与屋顶耐火极限

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

3. 防火间距与耐火等级

对于一二级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与一二级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等,最小防火间距为10米,若耐火等级每降低一级,防火间距则增加2米,一二级厂房与三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米,一二级与四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4米。

4. 防火间距与防火墙

【案】:D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5. 防火间距与地区标准

不同地区的防火规定会有所不同,但通常会根据国家的标准来制定,按照我国的国家标准,一般工业厂房之间的绝对保护距离设定为15米,相对保护距离为10米,具体的防火间距还应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建筑的高度、建筑材料等,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火灾的扩散程度。

乙类厂房与丙类仓库的防火间距

1. 防火间距与建筑类型

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D选项正确;根据3.4.1注6,两座二级耐火等级的丙、丁、戊类厂房与丙、丁、戊类仓库相邻时,应满足本表注3的规定,方可减免防火间距,镁粉制作厂房为乙类厂房,镁粉贮存仓库为乙类仓库,不符合减免条件,其防火间距应不小于10m,E选项错误。

2. 防火间距与建筑高度

对于两座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无天窗,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0小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而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米。

3. 防火间距与重要公共建筑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单层或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其与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2条的规定执行。

4. 防火间距与民用建筑

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米,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米,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表35中甲类仓库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

厂房与仓库的防火间距要求

1. 防火间距与甲类物品库房

由于甲类化学危险物品发生的火灾和爆炸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为了确保邻近的库房和建筑的安全,甲类物品库房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这一距离不应小于20米,但若储存量较小,则可以适当减少,即使如此,甲类物品库房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仍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要求。

2. 防火间距与重要公共建筑

防火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之间保持的必要间距,以适应火灾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和降低火灾损失的需求,根据规定,对于甲类和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米,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米。

3. 防火间距与耐火等级

对于一二级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与一二级乙、丙、丁、戊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等,最小防火间距为10米,若耐火等级每降低一级,防火间距则增加2米,一二级厂房与三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2米,一二级与四级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为14米。

4. 防火间距与民用建筑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米,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距离不应小于30米,对于单层或多层戊类厂房,以及与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以减少2米,同样地,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以根据戊类厂房的情况,按照民用建筑的相关规定执行。

5. 防火间距与人体密集场所

根据GB500162018的规定,人体密集场所与甲乙类厂房及库房的防火间距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高层和重要公共建筑,与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需达到50米,与甲类库房的防火间距同样不应小于50米。

6. 防火间距与地区标准

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单层或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其与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规范第2条的规定执行。

下列关于厂房之间防火间距不符合要求是()

1. 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4.2.5条规定,甲、乙类物品运输车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甲类物品运输车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与厂房、仓库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表1规定值增加2m。

2. 防火间距与建筑类型

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米。 发电厂内的主变压器,其油量可按单台确定。 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厂房,其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 当丙、丁、戊类厂房与丙、丁、戊类仓库相邻时,应符合本表注3的规定。

3. 防火间距与防火墙

【案】:D 根据厂房之间及其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防火间距要求,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故选D。

4. 防火间距与建筑高度

【案】:D 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5. 防火间距与建筑类型

该厂房为多层丙类厂房,与三级柴油灌装间(丙类)间距至少为 12m,与三级纸制品仓库(丙类)间距至少为 12m,与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为 15m,与纸制品厂房(高层)间距不应小于 13m。

厂房外消防栓离厂房距离多远

1.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间距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间距也有明确规定,一般不应超过120米,值得注意的是,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通常不应大于150米,这意味着在市政消火栓的保护半径150米范围内,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当合理。

2.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依据详细情况确定,如高层厂房、高架仓库及多层建筑中,30米刚需设置一个,别的单面、高层建筑或高层住宅民用房,50米之内那就需要设置一个消防栓,除此之外建筑层数和大小不一样,设定要求不一样,如住房工程项目,500平方米要设一个消防栓,如工业厂房,800平方米要设置一个消防栓。

3.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一般而言,在5层建筑或10000立方米体积以上的建筑物中,应设置消防栓,对于住宅工程,每500平方米需设一个消火栓;而对于厂房,则每800平方米设一个,需确保消火栓之间不超过120米的距离,且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15L/s。

4.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间距

室外消防栓的设置间距:具体设置取决于建筑类型和规模。 在高层厂房、高架仓库和多层建筑中,每隔30米应设置一个室外消防栓。 对于单层或多层住宅民用建筑,每隔50米应设置一个室外消防栓。 室外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打开消防栓门。 一名操作员接上枪嘴和消防水带,冲向火灾点。

5. 室内消火栓的设置要求

在高层工业建筑和甲乙类厂房内,室内消火栓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30米,对于其他建筑,这一距离不应超过50米,确保火灾时消防栓的可用性。 若建筑物位于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米以内,且消防用水需求不超过15升/秒,则可以不设置室外消火栓,以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