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农村宅基地新政策详解,权益保障与规范管理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22 作者:国樽律所

农村宅基地新政策概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宅基地政策也迎来了新的调整,以下是对最新农村宅基地政策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政策,维护自身权益。

1. 户籍迁移与宅基地权益

国家明确规定,农民户口迁入城镇后,其依法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受影响,这意味着,即使农民已经进城落户,其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依然合法,不受影响。

2. 农村自建房新规

为规范农村自建房市场,以下政策需要特别注意:

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土地自建房:未经审批或审批未通过的项目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搭建。

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避免在这些敏感区域建房,以保护生态环境。

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农房: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农房,但不得翻建。

禁止私占永久基本农田及耕地建房:任何违规占用或非法使用宅基地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打击。

3. 宅基地确权登记

2020年5月1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针对我国宅基地数量大、情况复杂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

4. 宅基地确权登记新规

随着房地一体改革的推进,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和房屋统一进行确权登记,并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这一措施从法律上确保了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和房屋权益。

确权登记范围:宅基地遵循“地随房走”的原则,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父母在农村的房屋,并相应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进行确权登记。

确权登记流程:各地要以未确权登记的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为工作重点,按照不动产统一登记要求,加快地籍调查,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

5. 宅基地确权政策新规

颁发不动产权证书:确权登记后,农民将获得不动产权证书,确保其宅基地权益。

城镇户籍子女继承宅基地: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父母在农村的房屋,并相应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不是所有宅基地都能确权:部分宅基地可能因违规使用、长期闲置等原因无法确权。

宅基地付费使用:部分宅基地可能需要支付使用费。

宅基地复垦收回:违规使用的宅基地将被强制收回。

6. 宅基地确权新政策2022年

子女户口迁出:子女户口迁出后,已不属于村集体成员,其宅基地权益将受到影响。

宅基地长期闲置或房屋长久失修:其子女不可继承。

违规使用的宅基地:将被强制收回,不可继承。

7. 宅基地确权新政策2024年

明确宅基地权属关系:通过宅基地确权,确保农民对其宅基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得到法律保障。

防止权属纠纷:宅基地确权工作有助于防止权属纠纷的发生。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宅基地确权工作还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今年农村自建房政策

1. 建房过程受控

农村自建房将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政策,超面积部分将收取土地使用费,严重者需退出超占部分,对层数和整体风格色调有相应要求,以符合乡村风貌。

2. 城里人不得购买农村土地自建房

任何未经审批或审批未通过的项目都不得开始建设,这一条目针对自建房同样适用。

3. 宅基地管理规范化

政府将加强宅基地的管理,确保其主要用作居住,并严格禁止未经授权的用途变更。

4. 自建房规划标准

新建房屋应遵循村庄的整体规划,防止无序建设,现存违章建筑将被纳入整治范围,进行清理。

5. 建房申请与审批流程

建房者需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并通过村民会议,申请通过后在乡镇政府进行审批,下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才能建房。

6. 宅基地超面积征税与有偿退出

对宅基地超出的面积进行征税,这有助于遏制宅基地的滥用。

7. 城里人禁止购买农村土地自建房

未经审批或审批未通过,不得擅自开工建设和搭建,避免在自然环境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区等地建房,城镇户籍子女可以继承农房,但不得翻建,禁止私占永久基本农田及耕地进行建房。

农村宅基地新政策旨在规范农村宅基地市场,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朋友们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