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银行与金融服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深度解析,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实施背景、影响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5/04/20 作者:国樽律所

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与展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延迟退休政策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法律分析、政策实施时间、影响等方面,对延迟退休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一、法律分析: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推进

自201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延迟退休政策,预计到2045年彻底完成,在此之前,我国养老金制度已实现并轨,取消了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二、政策实施时间:渐进式推进,关注80后、90后

2022年3月1日,新政策正式实施,但延迟退休时间最低不能少于一年,延迟退休遵循自愿原则,不存在强制性,我国现行职工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预计在“十四五”规划期间(20212025年),我国将统一男女退休年龄为60岁,并逐步实施小步渐进的延迟退休方案,最终目标是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针对80后、90后等年轻一代,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他们可能面临退休年龄延后的情况,据预测,1965年出生的男性、1975年出生的女工人将受到影响,而1980后、1990后出生的人群可能要延迟到6065周岁之后退休。

三、延长退休年龄:关注不同群体权益

自2018年起,男职工的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女职工的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这一政策旨在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同时关注不同群体的权益。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明确指出,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延长退休年龄有助于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四、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多方面考量

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社会、经济、人口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 社会层面:延迟退休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提高劳动力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2. 经济层面: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提高养老金支付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同时促进消费增长。

3. 人口层面:延迟退休政策将影响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退休年龄,进而影响人口结构。

延迟退休政策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支付压力等问题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关注不同群体的权益,确保政策平稳推进,政府还需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实现政策目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