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银行与金融服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从试行到规范化管理
发布时间:2025/04/20 作者:国樽律所

自2004年5月1日起,《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正式施行,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正式建立,企业年金,作为一种由企业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旨在提高员工的养老保障水平,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阶段:企业年金制度的诞生与起步

企业年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时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逐渐产生,从2000年底《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的颁布到2004年5月1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颁布,企业年金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企业年金试点阶段和企业年金阶段。

第二阶段: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实施

2004年5月1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正式施行,这部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旨在规范企业年金的建立和管理,保障员工的养老权益,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七条,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缴费的列支渠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职工个人工资中代扣,第八条则规定,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

第三阶段:《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废止与更新

2011年5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2月23日发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废止,这一举措意味着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规范进一步升级。

第四阶段:企业年金办法的正式执行

2018年2月1日起,《企业年金办法》正式实行,这一办法的施行,代表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管理纳入了更加规范的轨道,企业年金作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外的补充养老机制,通过个人和企业共同缴费的方式,筹措相应的养老资金,委托有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企业年金管理办法的详细解读

企业年金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条件: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旨在提高职工的退休生活水平,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

2、管理运作: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遵循严谨的法规框架,旨在保障各方权益,根据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相关规定,本办法对企业的年金基金管理进行全面规范。

3、基金监督:企业年金基金涉及多个环节的管理,包括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和投资管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这些环节均适用本规定。

4、待遇领取:企业年金待遇的领取,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2%,具体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协商确定。

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也为企业和职工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养老保障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