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揭秘放高利贷五万元涉及的五大罪行及法律后果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国樽律所

放高利贷五万元会触犯何种罪行

在当今社会,高利贷现象屡见不鲜,许多人对放高利贷的罪行感到困惑,以下将详细解析,放高利贷五万元可能涉及的罪行。

1、高利转贷罪的可能性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若个人放高利贷严重,可能会涉及此罪行,个人以五万元为起点,通过高利转贷他人,若违法所得数额较大,便可能构成高利转贷罪。

2、高利贷未必触犯刑法,但伴随其他情节可能涉及犯罪

放高利贷未必触犯刑法,伴随其他情节则可能涉及犯罪,如仅发放五万元高利贷,其产生的利息超出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将不受法律保护,倘若以营利为动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并高息转手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即可被判定为高利转贷罪。

3、私人放高利贷不会坐牢,但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将受到刑事处罚

私人放高利贷不会坐牢,私人高利贷转贷,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放高利贷五万元是什么罪行

1、集资诈骗罪的可能性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经营罪。

2、普通放高利贷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普通的放高利贷行为,只是一般违法行为,并不涉嫌刑事犯罪,但有其他符合犯罪构成的情节的,就可能构成犯罪。

3、非法经营罪的可能性

根据法律规定,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并且以超过36%的年利率放贷的,符合下列情形之一,构成非法经营罪: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的。

4、放高利贷五万元可能判刑多少年

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受到民法和合同法的约束和保护,但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一般人的观点是:放高利贷不构成犯罪,放高利贷五万元可以判刑多少年,还需根据具体情节而定。

5、放高利贷五万元可能构成犯罪

如果只是简单的放高利贷,那么只是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如果情节比较特殊,可能就会构成犯罪。

私人放高利贷要坐牢吗

1、私人放高利贷不会坐牢,但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将受到刑事处罚

私人放高利贷不会坐牢,私人高利贷转贷,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一般不用坐牢,但超过法律规定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一般情形下私放高利贷不构成违法犯罪,不会坐牢,只是超过法律规定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3、私人放高利贷不构成犯罪,但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

私人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民间借贷中私人放高利贷的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年利率24%的利息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36%的,属于高利贷,且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是无效的。

4、个人放高利贷可能构成犯罪

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但是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就构成了高利转贷罪,此时高利放贷就由民事问题上升为刑事责任。

私人放高利贷是否违法,如何定罪处罚

1、法律分析:私人放高利贷严重的可能会涉及高利转贷罪

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私人放高利贷严重的可能会涉及此罪行。

2、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但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就构成了高利转贷罪

高利贷本身属于民法问题,是违法行为,但如果放贷人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并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则就构成了高利转贷罪,此时高利放贷就由民事问题上升为刑事责任。

3、一般情况下私人放高利贷不会构成犯罪

一般情况下私人放高利贷是不会构成犯罪的,高利贷者高于银行的利率过多,与借贷者签订的合同明显违反了民法的公平原则,虽然该合同利息一般不被法院承认,但不会构成刑事犯罪。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