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建卡立档贫困户标准解析,我国扶贫精准识别制度深度解读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国樽律所

建卡立档贫困户标准详解

在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国家实行了“建卡立档”贫困户制度,建卡立档贫困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法律分析:建卡立档户与贫困户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需要明确建卡立档户和贫困户的概念,建卡立档户是指经过精准识别,被纳入国家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贫困户,而贫困户则是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群,二者虽然有所区别,但建卡立档户一定是贫困户,而贫困户不一定是建卡立档户。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目标是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建卡立档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

二、建档贫困户的标准

1. 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确保完成国家农村扶贫标准识别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本地实际,按本省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统一管理。

2. 具体的申请流程是:向村委递交《贫困户申请书》申请入户核验——人民政府组织工作队入户进行识别打分——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

3. 贫困户的界定标准包括: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三、建卡贫困户的条件

1. 拥有当地农业户籍且在当地住,申请农村贫困户补贴一定是农村户口,这是申请农村贫困户补贴的大前提。

2. 家庭人均年收入须低于当地当年低保标准,若夫妻一方为本市农业户口,而配偶及子女属于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县的农业户口,只要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地区的低保标准,同样满足申请条件。

3. 家庭成员中没有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村委会工作的。

4. 残疾人低保户,经济困难就可以申请低保。

四、建卡立档贫困户与低保户的区别

1. 国家标准不同,低保户是指因残疾或疾病符合国家标准,住房或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

2. 评定标准不同,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所以每个省市的低保标准也有很大差异。

3.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低保户是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领取低保生活的户。

4. 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的补贴政策更加丰富,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扶持。

五、建卡立档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与帮扶

1. 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以及逐级审核的方法,来整户识别。

2. 根据规定制定的贫困户标准对全县农村贫困户进行了评定和登记,逐户建立电子档案,录入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

3. 对贫困地区进行监测和评估,全面分析和掌握扶贫开发的详情,为解决贫困收集相应的资料和数据。

4. 对贫困家庭进行精准帮扶,落实帮扶措施,确保贫困户脱贫。

建卡立档贫困户制度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帮扶措施落实等手段,助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贡献力量。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