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全面解析工伤认定范围,保障职工权益的五大关键情形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职工获得相应的赔偿和救助,工伤的认定范围涵盖了多种情况,以下是对这些情况的详细阐述:

1、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工伤的认定范围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伤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这意味着,只要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并因此受到伤害,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2、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工作时间前发生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职工,也属于工伤认定范围,这体现了对职工工作准备和收尾环节的关怀。

3、履行工作职责的意外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职工,同样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这体现了对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的关注。

4、职业病:患职业病的职工也属于工伤认定范围,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因接触有害物质或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5、因工外出期间:因工外出期间,如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事故伤害,也属于工伤认定范围,这体现了对职工工作期间的全面保障。

现行工伤认定范围有哪些

现行工伤认定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

2、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的,也应认定为工伤。

3、履行工作职责的意外伤害: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职工,同样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4、职业病:职工患职业病,也属于工伤认定范围。

5、法律分析:工伤保险覆盖的职业病是指法定的职业病,我国目前确定的职业病分为九大类,共计99种。

6、其他情形:包括火车事故受伤、在工作中死亡、因公负伤致残、旧伤复发、在维护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等。

劳动法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工作原因的事故伤害:劳动者是因工作原因收到事故伤害的。

2、履行工作职责的意外伤害:是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3、职业病:患职业病的。

4、因工外出期间: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等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5、法律分析:法定的工伤条件无论列举得多么具体,也不可能完全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伤害情形相吻合。

6、其他情形:包括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员工上下班途中摔伤算不算工伤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摔伤,是否属于工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下班途中摔伤:员工在下班途中自己摔伤的,不属于工伤范畴,公司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劳动者摔伤是因为自己没有注意相关环境导致,同时也没有处于一种交通环境的大前提下,因而不能认定其构成工伤。

2、上下班途中其他意外: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是否算工伤,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只有发生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这种意外的才可以认定为工伤。

3、上班途中摔伤:上班路上自己摔伤一般不属于工伤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4、法律分析:不算的。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