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我国刑事诉讼法取保候审全解析,条件、程序及法律保障
发布时间:2025/04/16 作者:国樽律所

深入了解其要求和程序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取保候审是一种重要的刑事强制措施,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取保候审究竟有哪些要求和程序呢?

一、取保候审的条件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对于这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由于其刑罚较轻,采取取保候审足以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这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虽然刑罚较重,但若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3.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命健康,以及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对于此类人员,可以采取取保候审。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的 :对于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审,以确保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

5.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这类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若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二、取保候审的程序

1. 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2. 审查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 决定 :同意取保候审的,依法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 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应当核实被取保候审人、保证人的身份以及相关材料,并报告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后,通知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执行。

5. 保证金或保证人 :申请人可以选择交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若选择交纳保证金,一般不超过12个月;若选择提供保证人,保证人应当符合法定条件。

三、取保候审的时间

取保候审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四、法律分析

1. 取保候审的手续具体如下:发起取保候审的申请、取保候审的决定、执行取保候审。

2. 申请人享有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权利,办案机关应在7天内作出答复。

3. 取保候审的适用程序相对严格,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

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取保候审的要求和程序,有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