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渎职罪的量刑标准详解
在我国,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以下是2019年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及相关案例分析。
一、2019年渎职罪的考察重点
1. 2019年的刑法考试中,渎职罪部分考察重点发生了变化,以往考试内容较为简单,考生往往能轻松取得80多分,2019年考试增加了三个名词解释,其中一个分则的具体罪名(渎职罪)并未涉及,案例分析题成为考察重点,其中一套题目来自刑法五套题最后一套,另一套则来自法硕考试资料,这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关注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2. 立案标准方面,明确指出以下几种情况需立案:造成人员伤亡,其中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两人以上,或者轻伤五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万元以上的;使得相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产生重大亏损或破产的;严重损害国家声誉。
二、2019年渎职罪的立案标准案例分析
1. 2019年10月14日,马延乡马延村在召开脱贫民主评议会议时,村书记兼村主任玄苓振工作不负责任,在未履行完工作程序的情况下提前离场,安排普通村民负责组织签字确认,导致参会多人被代签问题发生,市纪委监委责成马延乡党委给予玄苓振诫勉谈话处理,这起事件反映出基层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问题。
2. 2019年渎职罪的立案标准明确指出,在以下情况下需立案:造成人员伤亡,其中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两人以上,或者轻伤五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二十万元以上的;使得相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产、产生重大亏损或破产的;严重损害国家声誉,这一立案标准为司法机关打击渎职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三、2019年渎职罪的改判案例分析
1. 2019年,某法院审理一起渎职案件,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这表明,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原判决存在错误的案件,司法机关会依法进行改判。
2. 2019年,某法院审理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和玩忽职守案件,造成经济损失,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重大责任事故和玩忽职守案件造成经济损失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标准,该案最终被依法判决。
四、2019年法考报考条件及备考技巧
1. 2019年法考报考条件由以前的“几乎本科学历皆可报”变成了“全日制本科+法学专业”才可报,考试内容也由“三大本”改为“五大本”,增加了知识产权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保障法三个科目。
2. 对于非法学专业考生,跨专业备考法考具有一定的难度,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掌握基础知识,二是关注案例分析题的解题技巧,三是寻找合适的辅导资源,如请教师兄师姐、参加培训班等。
五、中国刑法罪名刑期表(2019收藏版)
我国现行刑法涵盖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等细分的共计469个罪名,军人违反职责罪共有31个罪名,刑法以简写形式列出不同罪名的刑期,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或剥夺政治权利等。
六、辱母案改判原因分析
1. 2016年山东“辱母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审时,于欢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二审时,山东省高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改判的原因在于,法院认为于欢的捅刺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和母亲的合法权益而实施的,属于防卫过当。
2. 2019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民法院对山东“辱母案”背后的涉黑团伙作出一审判决,主犯吴学占涉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制侮辱妇女罪等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团伙的15名成员分别被判处2年8个月至20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2019年渎职罪的量刑标准、立案标准、改判案例、法考报考条件及备考技巧、刑法罪名刑期表、辱母案改判原因等方面都有所涉及,对于考生而言,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好地备考法考,提高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