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家族财富安全与传承/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2023年最新婚假政策详解,全国统一三天,部分省市额外延长至十天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国家法定婚假规定条例全文详解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婚假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旨在保障新婚夫妇在结婚登记后能够得到必要的休息和调整,以下是对国家法定婚假规定的详细解读,包括最新的政策变化、不同省份的具体规定以及法律分析。

一、2023年婚假最新规定

2023年的婚假最新规定为:法定婚假期限为三天,这一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北京市根据《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对婚假进行了特别规定,夫妻双方在办理结婚登记后,除了享受国家规定的三天婚假外,还可以额外增加七天假期,总计达到十天的婚假,根据路程的远近,还可以给予相应的路程假,婚假包含了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夫妇同样可以享受法定婚假,需要注意的是,休婚假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这一条件。

二、国家婚假2022年新规定

2022年的国家婚假规定中,对于法定结婚年龄的夫妇,婚假期限为三天,如果夫妇双方符合晚婚年龄(女性23周岁,男性25周岁),则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仅享有三天法定婚假,对于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同一地工作的夫妇,可以根据路程的远近,额外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则不再另外给予假期,婚假同样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夫妇也可以享受法定婚假。

三、按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婚假规定

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的夫妇,可以享受三天婚假,这一规定最早起源于针对国营企业的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扩展到所有员工,婚丧假的规定为13天,如果结婚双方不在同一地,还会另外给予路程假,通常情况下,婚假按照最长三天来计算。

四、国家规定婚假天数

国家规定的婚假天数原则上为三天,根据法律,目前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为三天,而且大部分省份已经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婚假主要是为了保障员工在结婚后能够依法享受的假期,再婚者与初婚者一样,均应享受相同的婚假待遇。

五、2023年婚假最新规定概述

2023年的婚假最新规定中,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的夫妇,可以享受三天婚假,晚婚者(女性23周岁,男性25周岁)则只享有三天法定婚假,不再享有晚婚假奖励,如果结婚的夫妇双方工作地点不同,可以根据实际路程远近,额外给予路程假,在探亲假期间结婚的,不再另外给予假期。

六、国家规定结婚假天数

按照法定结婚年龄(女性20周岁,男性22周岁)结婚的夫妇,可以享受三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三天法定婚假,对于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再婚的劳动者,只要他们之间结成的是合法婚姻,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与初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并无不同,员工再婚,也可享受带薪婚假。

七、各省份婚假规定差异

我国法律层面并没有规定婚假的天数,主要依据各个省市的文件以及企业单位自己的相关规定,以下是一些省市的婚假规定示例,仅供参考:

北京市:在享受国家规定的三天婚假基础上,额外增加七天假期,总计十天。

福建省:婚假为十五天。

南京市:可享受婚假十五天(含法定婚假三天)。

苏州市:延长婚假至十天。

辽宁省:增加婚假七日。

具体的规定请资询当地的政府机关,以确保准确无误。

八、法律分析

国家法定的婚假天数为三天,已经有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11个省已经删除了有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的规定保持一致,统一按照三天法定婚假实施,已删除的省份包括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浙江省、江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天津省、山东省。

国家法定婚假规定旨在保障新婚夫妇的合法权益,各省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婚假的规定有所差异,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保障员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