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员工损失赔偿,工资扣除法律边界与合理扣除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在职场中,员工因各种原因造成公司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员工对公司造成损失时,公司是否有权扣除员工的工资呢?以下将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并补充更多细节。

法律分析:具体情况而定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单位因员工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将员工的工资全额扣除,这是违法的,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如果经济损失需要从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经济损失的赔偿

关于经济损失的赔偿,确实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这里有一个明确的限制,即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防止用人单位过度扣除工资。

员工赔偿损失的权利

员工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当然有权要求员工赔偿损失,并可以从工资中予以扣除,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赔偿的金额应当与实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匹配,不能随意扩大。

员工犯错与扣工资

在员工犯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从工资中扣除?答案是可以的,但这并非简单的扣工资,而是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如果员工犯错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那么就不可以扣工资,只能给予警告、记过、辞退等处罚。

员工违规致损,企业可以适度扣薪

依据现行法律,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或依法制定的规制中,如有说明员工违规致损时企业有权扣薪且金额不超过其当月薪酬的20%,当所剩薪酬低于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时应按该底薪补发,企业还需对员工过失及损失状况负举证责任。

员工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如何赔偿

员工失误导致公司损失,赔偿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劳动合同有相关规定的,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解决;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经济损失,直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是扣除的比例不能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公司损失

若员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公司损失,公司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扣减其薪酬以作赔偿,每月扣减金额不得超出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无权任意扣发劳动者工资。

员工犯了错误,可以扣工资吗?

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但用人单位不能以此为由克扣劳动者工资,如果在劳动者没犯错,没有明显扣罚工资理由的前提下,公司扣钱是不合法的,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

给公司造成损失扣工资违法吗?

当然不合法,只要员工工资了相应时间,就应该给相应的工资,和公司亏损不亏损无关,用人单位为捐赠强扣工资违法,一些单位借公益募捐活动名义,扣除员工工资进行捐款,要注意用人单位这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公益捐款应由职工自行决定,任何用人单位都不得强行扣除职工的工资。

员工失误造成损失,劳动法赔偿规定

因员工原因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公司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员工造成公司损失时,公司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扣除工资,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用人单位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平衡。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