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不良资产重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劳动法视角下双倍工资赔偿,计算方式、法律意义与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国樽律所

在探讨双倍工资赔偿的计算与赔偿方式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一赔偿背后的法律意义,双倍工资赔偿,作为一种劳动法上的惩罚性赔偿,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惩罚用人单位的不当行为。

双倍工资的构成与计算

法律规定

双倍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这包括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计算周期

劳动仲裁中的双倍工资计算,通常从用人单位用工之日的第二个月起开始,计算至劳动者在本单位的截止工作时间,但这一计算最多只能持续至单位用工满一年时为止。

实际操作

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计算周期: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当日,即期限最长为11个月。

已发放工资扣除:在计算双倍工资时,已发放的工资部分应予以扣除。

基数确定:双倍工资的计算应以应发工资为基数,包括提成、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最低工资标准:双倍工资的计算不得低于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双倍工资赔偿的计算方式

未签订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在用工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的时间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计算方式为月平均工资乘以未签合同的期限再乘以2。

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从应当签订之日起支付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赔偿的具体案例

案例一

某员工于2021年3月1日开始在某公司工作,但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至2021年12月31日,员工应得工资为每月10,000元,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应支付给员工的双倍工资为:10,000元/月 × 10个月 × 2 = 20,000元。

案例二

某员工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在某公司工作,但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至2021年6月30日,员工应得工资为每月8,000元,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应支付给员工的双倍工资为:8,000元/月 × 6个月 × 2 = 9,600元。

双倍工资赔偿的法律性质

惩罚性赔偿

双倍工资中,一倍的工资是劳动者正常劳动所得,另一倍的工资实际是惩罚性赔偿金,是因用人单位未按法律规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承担的法定责任的体现。

不计入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

双倍工资不属于劳动报酬,不应计入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基数。

双倍工资赔偿的申请与处理

劳动仲裁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要求赔偿的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应依法处理。

诉讼时效

对于双倍工资中法定赔偿金部分,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即从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一年。

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仲裁申请和起诉过程中,应指明要求的双倍工资差额。

双倍工资的赔偿基数应当是实发工资,包括各种提成奖金等,而不应参照最低工资标准。

实际支付的双倍工资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的工资总额。

通过以上对双倍工资赔偿的计算与赔偿方式的详解,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一法律制度,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