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公务员被判刑,公职丧失与法律后果详解
发布时间:2025/04/11 作者:国樽律所

公务员被判刑后,公职还能保留吗?

在探讨公务员被判刑后是否还能保留公职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深入法律条文,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公务员一旦被判刑,其公职是不能保留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应当给予开除处分,这意味着,无论公务员被判处何种刑罚,包括但不限于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或者被单独判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或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其公职都将被剥夺。

公职人员一旦被开除,刑满释放后,原单位是不会接收的,而且也不能恢复公职身份,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旨在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权威性,刑满释放后,公职人员再找一份工作是可以的,非编职务也有可能担任,但公职肯定是没有的,这种情况下,公务员可能需要重新开始,寻找新的职业道路。

进一步分析,公务员或者事业人员违法犯罪后,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公职就会被开除,这一规定不仅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也适用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一个事业单位的员工因违法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那么他将会失去事业单位的公职,且未来将不再有机会被录用为公务员。

公职人员被判刑后,开除公职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在具体操作层面,被原单位开除公职的情况通常如下:不论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实施的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只要被依法判处刑罚,都会被开除公职,这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或者被单独判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或者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

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刑事犯罪同样可能导致被开除公职,我国对于公职人员的自身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标准,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收监执行的,或者被劳动教养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失去公职,且未来可能无法再次担任公职。

值得注意的是,公职人员判刑后通常会面临开除公职的处分,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式职工,一旦被判刑,通常会被开除公职,这意味着他们将失去在公务员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位,并且未来将不再被录用为公务员,之前未缴纳的保险年限不会被视为缴费年限,这也是对违法行为的严肃处理。

公务员被判刑后,所在单位如何处理?

当公务员被判处实刑时,所在单位会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由监察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罚;由组织和人事部门进行撤职,取消薪酬管理;由编制部门取消编制和使用;由监察部门对其进行处罚,财务部门根据辞退文件停止发放全部工资,并将辞退文件送达辞退员工单位,由单位负责通知家属。

如果公务员在职期间受刑事处罚,退休后判处有罪的,其生活待遇由原发给退休费的单位酌情处理,公务员受到刑事处罚,处分决定机关尚未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从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之日起,取消原工资待遇。

公务员因犯罪被判刑后,不仅会失去公职,还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后果,这一规定旨在警示公职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公务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合法性。

公务员犯罪判刑后,是否还能保留公职?

我们再次强调,公务员一旦被判处刑罚,将失去继续担任公务员的资格,根据法律规定,犯罪的公务员通常在未被定罪前就已经被开除党籍,因为党内不容许存在犯罪分子,一旦公务员因犯罪被判刑,不论是否缓刑,都应当被双开(即开除党籍和公职)。

判刑后公职不能保留,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务员被判刑后,公职是不能保留的,这一规定不仅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也体现了对公职人员队伍的严格要求,对于公职人员来说,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是每个公职人员的基本职责。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