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经济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为了有效打击经济犯罪,我国公安机关制定了相应的立案标准,以下是对公安机关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概览1. 金融票据诈骗
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均应予以追诉。
2. 行贿犯罪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也应予以立案追诉。
二、经济犯罪立案程序1. 立案审查
认为有犯罪事实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其他情节达到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的,应当进行立案审查。
2. 立案决定
公安机关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当制作《立案决定书》,并在一定期限内送达报案人。
3. 不予立案
公安机关经审查决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有控告人,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的控告人。
三、法律分析1. 立案主体
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2. 立案条件
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 立案程序
公安机关在受理经济犯罪案件后,应当依法进行立案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侦查。
四、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案例分析1. 个人金融经济犯罪
个人金融经济犯罪,最低的3000元就可以立案,经侦大队立案的标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规定,因为这个其中包括了很多的罪名,所以要依据不同罪名来确定立案标准,不同省市对部分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规定的也是不同。
2. 经侦大队立案标准金额
经侦大队立案标准金额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出售国有资产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也应予以立案追诉。
五、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意义公安机关经济犯罪立案标准的制定,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立案标准,有助于公安机关准确、及时地打击经济犯罪,提高打击经济犯罪的效率。
公安机关经济犯罪立案标准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公安机关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立案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