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税法/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个人所得税应补退税额计算方法详解及申报退税操作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09 作者:国樽律所

在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应补退税额计算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概念,个人所得税是根据纳税人的综合所得收入计算的,而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以下是对个人所得税应补退税额计算方法的详细解析。

计算应退税额的公式

应退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 ext{应退税额} = left[ left( ext{综合所得收入额} 60,000 ext{元} ext{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ext{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ext{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ext{捐赠} ight) imes ext{适用税率} ext{速算扣除数} ight] ext{上年已预缴税额} ]

这个公式主要针对上年度的综合所得进行计算,用于结清上年度的应退或应补税款,不涉及以前或往后年度的税款。

上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

上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公式类似,但仅针对上年度的综合所得:

[ ext{上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 = left[ left( ext{综合所得收入额} 60,000 ext{元} ext{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ext{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ext{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ext{捐赠} ight) imes ext{适用税率} ext{速算扣除数} ight] ext{上年已预缴税额} ]

上年度汇算仅用于计算并结清上年度的综合所得应退或应补税款,不涉及财产租赁等分类所得。

年度应退或应补税额

年度应退或应补税额的计算公式同样适用于全年所得:

[ ext{年度应退或应补税额} = left[ left( ext{综合所得收入额} 60,000 ext{元} ext{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 ext{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 ext{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ext{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ight) imes ext{适用税率} ext{速算扣除数} ight] ext{已预缴税额} ]

退税金额的计算方式

退税金额的计算步骤如下:

确定税前收入:需要确定纳税人在一年内取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所得的收入总额。

扣除相关费用:从税前收入中扣除60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及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

计算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扣除后的收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计算应纳税额:将扣除后的收入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得到应纳税额。

计算退税金额:从应纳税额中减去已预缴税额,得到应退或应补税额。

如果计算结果为正数,则表示需要退税;如果为负数,则表示需要补税。

个税申报退税的流程

下载所得税应用程序:纳税人可以通过下载官方所得税应用程序进行操作。

注册登录:在应用程序中注册并登录。

税费申报:在页面点击办税界面,选择税费申报。

综合所得汇算申报:在综合所得汇算申报处进行申报。

简易申报或标准申报:系统默认为简易申报,自动计算出退税金额,如果需要调整申报数额,可以切换到标准申报进行办理。

确认提交:确认无误后,提交申报。

申请退税:提交申报后,如果存在多预缴税款,可以选择申请退税。

通过以上步骤,纳税人可以清晰地了解个人所得税应补退税额的计算方法,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申报和退税操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