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企业合规/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2019带薪年假新规解读,员工权益与假期规划全指南
发布时间:2025/04/07 作者:国樽律所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带薪年假成为了员工们心中的一抹温暖,它不仅是对员工辛勤工作的一种奖励,更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将深入解读2019年的带薪年假最新规定,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益,合理规划自己的休息时间。

一、不享受年休假的情况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明确指出,以下四种情况下,员工将无法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享受寒暑假且天数超过年休假:对于那些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员工,将无法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这一规定旨在避免因假期重叠导致的资源浪费。

2、事假累计20天以上: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员工,将无法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这一规定是为了鼓励员工合理利用年假,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资源浪费。

3、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将无法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这一规定是为了保障企业正常运营,避免因员工长期请假导致的运营风险。

4、工作年限与病假关系: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也将受到类似限制,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年假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因特殊情况导致的资源浪费。

二、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国家对于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有着明确的规定,包括:

新年放假一天;

春节放假三天;

清明节放假一天;

劳动节放假一天;

端午节放假一天;

中秋节放假一天;

国庆节放假三天。

国家对于其他节假日的休假安排可能会有相应调整,确保公众能够充分休息和享受假期。

三、具体规定及计算方法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不同累计工作年限对应的年休假天数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具体规定和计算方法:

1、年假天数与工作年限的关系:工作满一年未满十年的,享有5天带薪年休假;工作满十年未满二十年的,享有10天带薪年休假;工作满二十年以上的,享有15天带薪年休假。

2、年休假的计算起始时间:通常以员工入职的次年开始计算。

3、国家法定的休息日和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计算:如果在累积工作满10年后,请病假累计超过3个月,可能无法享受当年的全部年假。

四、带薪年休假的天数如何计算

1、年假的计算方式:职工累计工作不满1年但已满1年的,享有5天年假;职工累计工作不满10年但已满10年的,享有10天年假;职工累计工作不满20年但已满20年的,享有15天年假,若职工未能休完年假,补偿方式为按照职工本人日工资的三倍支付工资报酬。

2、新入职员工年假计算公式:剩余日历天数/365 全年应享受年休假天数,离职员工年假计算公式为:已过日历天数/365 全年应享受年假天数已休天数。

以小钟为例,他于2018年6月30日入职A公司,2019年6月30日离职,期间未换工作单位,根据规定,他可享受5天年假。

五、大龄员工的年假休几天

1、职工连续工作满一年但不满五年:每年享有5天年休假。

2、职工连续工作满五年但不满十五年:每年享有10天年休假。

3、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4、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不同工龄员工的休息权益,确保他们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六、2019年国家公休假规定

1、劳动节假期安排:5月1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4天,4月28日(星期日)、5月5日(星期日)上班。

2、春节假期安排:2月7日至2月13日调休,放假7日。

3、端午节与周末连休,共3天。

4、中秋节与周末连休,共3天。

5、国庆节放假7天,9月29日(周日)、10月12日(周六)上班。

国家对于公休假的调整,旨在平衡工作与生活,让员工在享受工作成果的同时,也能充分休息和放松。

2019年的带薪年假规定旨在保障员工的休息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到应有的休息时间,了解这些规定,有助于员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平衡。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