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10亿赌约终局,小米与格力五年较量,揭秘商业模式的碰撞与融合
发布时间:2025/04/03 作者:国樽律所

10亿赌约:小米与格力之间的商业对决

2013年12月12日,一个载入商业史册的日子,这一天,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上,一场关乎荣誉与赌注的对话,为两大商业巨头——小米与格力——的未来发展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1、一场意外的赌约

2013年,小米科技的掌门人雷军与格力电器的掌门人董明珠,作为制造业与互联网模式的代表,在颁奖盛典上的一次意外对话,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10亿赌约,雷军豪情万丈地提出:“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而董明珠则回应道:“雷军是不可能赢的,如果超过,我愿意赔你10个亿。”就这样,一场关乎未来五年两家企业命运的赌约就此展开。

2、赌约背后的商业较量

这场10亿赌约,不仅仅是一场数字游戏,更是两家企业背后商业模式的较量,小米以互联网思维和极致的用户体验,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佼佼者,而格力则凭借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稳定的业绩,稳居国内空调行业的龙头地位,在这场赌约的背后,是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碰撞与融合。

3、赌约的持续发酵

随着赌约的持续发酵,雷军和董明珠都表示要为推动“中国制造”而再续赌约,2018年,小米十周年演讲中,雷军再次提起这个话题,而董明珠则遥空回应:“雷军是不可能赢的。”在第五年——2018年,小米营收并没有超过格力,雷军也承认是小米输了。

4、赌约背后的真相

这场10亿赌约始于2013年,当时,在一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雷军先生提出了一个挑战,他说:“如果小米的营业额在五年内超过格力,董总只需输给我一块钱。”随着时间推移,两家企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赌注也随之升级。

10亿赌约:结果与反思

1、雷军输给董明珠的10亿到底给了没

2019年,小米与格力的财报揭示了这场10亿赌约的结果:雷军落败,小米集团的2018年年报显示营收为17415亿元,而格力的营业总收入预计在2000亿2010亿之间,即便以较低的2000亿计算,小米也落后于格力2585亿,这意味着董明珠所下的十亿赌注,雷军未能实现。

2、董明珠回应10亿赌约

在最近的采访中,董明珠女士在被问及与雷军的10亿赌约时,明确表示“没有”收到这笔钱,并补充说:“我没要,他也没给。”这一回应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3、从销售量增长额度来看,小米的增长率非常的高,但是从长远来看,两家企业都是赢家

尽管雷军输掉了这场10亿赌约,但从销售量增长额度来看,小米的增长率非常的高,而格力则凭借其稳定的业绩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在国内空调行业稳居龙头地位,从长远来看,两家企业都是赢家。

4、董明珠回应10亿赌约撤销

董明珠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表示,与小米科技公司董事长雷军的10亿赌约已经因为小米涉足房地产业而自动作废,这意味着,格力在与雷军的10亿元赌局中获胜了。

小米与格力赌10亿的原因

1、小米与格力赌10亿的原因是:2013年12月12日,在CCTV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现场,作为制造业代表的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与作为互联网模式代表的小米掌门人雷军约定了一个“十亿赌约”。

2、这场赌约的背景是,小米和格力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双方都希望在这场赌约中证明自己的实力。

3、雷军提出“请全国人民作证,五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而董明珠则回应:“雷军是不可能赢的,如果超过,我愿意赔你10个亿。”

4、这场赌约不仅是一场数字游戏,更是两家企业背后商业模式的较量,以及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碰撞与融合。

这场10亿赌约,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它所引发的商业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启示,仍将继续影响着小米、格力以及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这场赌约,不仅仅是对两家企业实力的较量,更是对两种不同商业模式的碰撞与融合,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