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要素:
一、主体要素
共同犯罪必须由两人以上参与,细分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形:
1、共同犯罪是由两个或更多自然人一起实施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种共同犯罪,每个参与者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2、单位共同犯罪是指由两个或更多单位组成的一种犯罪形式,根据刑法理论得出的结论。
3、在刑法理论中,被视为自然人与单位共同犯罪的是由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
二、客观要素
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犯罪人必须共同实施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为达到相同的社会危害结果,而共同协作实施的犯罪行为。当发生危害结果时,其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共同行为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共同作为和共同不作为是指一起行动和一起不行动的结合。共同作为指的是所有参与犯罪的人共同违反了法律禁止的行为而构成了共同犯罪,比如甲和乙两个人一起杀害了丙。共同不作为指的是所有参与犯罪的人未能履行他们应尽的义务而构成了共同犯罪,比如儿子和儿媳一起遗弃了年迈无法独立生活的父母。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是指共同犯罪的人中有些人参与了实施行为,有些人没有参与实施行为,例如:铁道养护工甲和乙事先合谋破坏铁路设施,当乙实施破坏行为时,甲假装熟睡,没有履行他的职责。
2、在这种情况下,共同犯罪是指没有明确分工,所有的共犯都直接参与犯罪行为。
3、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主要体现在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实施行为和协助行为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行为都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主观要件的内容
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参与犯罪的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意图。所谓共同的犯罪意图是指参与犯罪的人通过沟通交流,意识到他们共同犯罪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并决定一起共同犯罪的心态。其特点是:
1、共同的理解因素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首先,要认识到犯罪活动并非自己独自实施,而是与他人合作共同实施。其次,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可能对他人造成危害,同时也要意识到其他共同犯罪者的行为可能导致相同的危害结果。最后,每位共同犯罪者都应当预见到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2、共同的意志因素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共同直接故意,指的是共同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第二种是共同间接故意,指的是共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在某些情况下,共同间接故意也可能表现为一部分人基于希望,而另一部分人则是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