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创作生涯的起伏,陈百玲一度心生退意,由于种种原因,她认为豫剧的未来并不乐观,因此选择了放弃,“她不再学习,不再演出,不再从事这一行业。”这让常香玉深感痛心,2004年5月中旬,正在河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常香玉老人,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挽回曾经的期望,她委托律师,立下遗嘱,并发表了收回“小香玉”艺名的声明。
2、常香玉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享年82岁,2004年,她因病重卧床,作为中国近代豫剧界的巨匠,她为豫剧事业贡献了一生,她将“戏大于天”的理念贯彻于每一场演出,在弥留之际,她遗憾的是豫剧后继无人,在痛心疾首之余,她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立下遗嘱,收回孙女陈百玲的“小香玉”艺名,并委托律师草拟了相应的声明。
3、陈百玲,原名陈百玲,是常香玉的嫡传弟子,也是她的孙女,她出生在一个豫剧世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六岁开始,她就跟随父母生活在河南豫剧团的家属院,对豫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岁时,她偷偷考上了河南省艺术学校,尽管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1982年,年仅17岁的陈百玲因出演《花木兰》而一夜成名。
4、2004年5月中旬,正在河南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常香玉老人委托律师,发表了如下声明:我当初给孙女陈百玲起了“小香玉”这个艺名,是希望她能够通过频繁上演《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等三个代表剧目,继承和发展我的豫剧艺术流派,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常派豫剧表演艺术。
5、陈百玲,国家一级演员,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孙女,艺名小香玉,1982年,17岁的陈百玲因出演《花木兰》一夜成名,常香玉夫妇发现陈百玲具有唱豫剧的天赋,因此决定让她改名为“小香玉”,常香玉在生前留下了一份声明,决定收回陈百玲对“小香玉”这个艺名的继承权和使用权。
6、在豫剧大师常香玉逝世一周年之际,一份由她亲笔签名的声明被公之于众:决定收回陈百玲“小香玉”艺名的使用权和继承权。
1、小香玉不仅在国内舞台上展现出中国民族艺术的魅力,还多次将艺术带出国门,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巴西、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加拿大、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彰显了她与国际接轨的艺术理念。
2、以下是一些与河南相关的名人:张丰毅(河南唐河县人,著名演员,成名作《骆驼祥子》)、向梅(河南巩义市人,著名演员,成名作《女篮五号》)、赵雅芝(河南开封市人,著名演员,成名作《上海滩》)、小香玉(河南郑州市人,著名豫剧演员)、马艳丽(河南周口市人,世界名模)。
3、小香玉,河南郑州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文艺人才研究学会会员,郑州大学中文系艺术顾问,她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优秀专家特殊津贴,小香玉出身于梨园世家,是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孙女,深得常香玉的真传,擅长花旦、闺门旦和小生。
1、对于小香玉而言,被常香玉赐予艺名意味着得到了她的认可,这个艺名也为小香玉的艺术生涯带来了便利,使她在戏曲圈内的发展更为顺利,随着小香玉个人艺术风格的逐渐形成,她与常香玉的初衷产生了分歧,因此常香玉决定撤销这一艺名,随着小香玉艺术成就的不断提升,她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对豫剧的理解和演绎也趋于个性化。
2、常香玉律师、河南省律师协会会长罗新建表示,理解常香玉收回艺名的决定,需要首先了解她当初赋予艺名的目的,这一目的纯粹而明确:传承和弘扬常派艺术,而非仅仅为了让后代生活得更好,当常香玉赋予小香玉艺名时,也意味着赋予了小香玉流派传人的地位。
3、常香玉决定收回艺名,她遗憾的是,没有人能够完全继承她的艺术风格,尽管陈百玲并非常香玉的亲生孙女,但常香玉视她如亲孙女般培养,面对艺名争议,陈百玲表示尊重奶奶的意愿,分歧主要源于两代人的代沟,她并未放弃对豫剧的热爱和发扬。
1、小香玉这个名字在戏曲界无人不晓,小香玉,原名陈百玲,是著名导演王为念的前妻,也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孙女,虽然陈百玲并非常香玉的亲生孙女,但她的父亲是常香玉的前夫与前妻所生,陈百玲之所以被称为小香玉,是因为常香玉希望她能够继承衣钵,将豫剧发扬光大。
2、随着小香玉的名声渐长,她与常香玉的艺术理念产生了分歧,小香玉更倾向于追求豫剧的商业价值,而忽视了艺术本身的深化,常香玉则希望小香玉能够专注于豫剧的传承,两人之间的分歧主要是由于两代人的理念差异和侧重点的不同。
1、常香玉,豫剧旦角,河南巩县人,原名张妙玲,她的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小香玉,原名陈百玲,出身于梨园世家,1965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南郑州市,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2、常香玉和小香玉是祖孙关系,小香玉是常香玉的继孙女,从小被常香玉视为接班人培养,在艺术学校学习时,小香玉因其骄傲和娇气的性格而被称为“骄娇二气”,这可能是由于她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继孙女,给人一种骄傲的感觉。
1、豫剧大师常香玉于2004年不幸离世,享年81岁,在那一年,她被国务院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荣誉,她的一生中,抗美援朝战争的贡献尤为突出,当她得知中国志愿军某高地因敌机狂轰滥炸而全部牺牲时,她深受触动,决定通过义演募捐的方式,为志愿军将士贡献一份力量。
2、2004年6月1日早晨7点零6分,81岁的常香玉因病医治无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去世,她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不发讣告,希望身后事不要打扰到大家。
1、陈百玲,国家一级演员,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孙女,艺名小香玉,1982年,17岁的陈百玲因出演《花木兰》一夜成名,常香玉夫妇发现陈百玲具有唱豫剧的天赋,因此让她改名为“小香玉”,常香玉在生前留下了一份声明,决定收回陈百玲对“小香玉”这个艺名的继承权和使用权。
2、在豫剧大师常香玉逝世一周年之际,一份由她亲笔签名的声明被公之于众:决定收回陈百玲“小香玉”艺名的使用权和继承权。
3、虽然艺名不能再用,但小香玉可以考虑将之作为网名使用,或者尝试将其作为真名使用,常香玉先生在她临终前签署了公证书,禁止陈百玲使用“小香玉”这个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