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个人/企业刑事/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拘留所允许被拘留者与律师会面,探析拘留所律师会见权益及流程
发布时间:2024/12/28 作者:国樽律所

拘留所可以查询到律师吗?

1、进入拘留所还算较为宽松,但若是进入看守所,则相对复杂,在未定罪或宣判之前,只有律师能够会面,家属则无法见到嫌疑人,家属只能送日用品进去,无法面对面交流,通常情况下,嫌疑人被拘留后1个月内,检察院会根据具体嫌疑情况决定是否逮捕,如果没有逮捕,基本上就不会有事,反之,则可能面临判刑或拘役,拘役至少4个月,判刑至少半年。

2、如果律师仅负责代写文书而非代理诉讼,那么对诉状的陈述事实的核对责任应由委托人承担,即你母亲,即便律师出现笔误,也可以通过诉讼过程中的陈述进行纠正,法官已多次向你母亲查询核对事发时间,若因你母亲的错误坚持导致事实认定错误和败诉,这个责任应由你母亲自己承担。

3、如果你母亲被送往看守所而非拘留所,这可能意味着她不仅涉及吸毒问题,还可能涉及贩毒行为,依法将面临刑事处罚,若仅是吸毒,属于违法行为,最多拘留15天即可释放,这是行政处罚,嫌疑人会被关押在拘留所,若涉及贩毒,则属于犯罪行为,首先会进行刑事拘留,然后逮捕,最终判刑。

刑事拘留在看守所3-4个月就会释放,有这样的情况吗?

1、这段时间并不称为刑事拘留,因为公安机关拘留后七天内会提请检察院批捕,但实质上并无变化,嫌疑人仍被羁押在看守所,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判决后这段时间会在刑期内扣除,不必过分担忧,刑事拘留是针对触犯刑法所采取的暂时强制措施,并非处罚,而行政拘留通常是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

2、法律分析:刑满释放或证明无罪即可获释,刑事拘留后,人民法院将审理决定是否判刑,刑事拘留的最长时间一般认为是37天。

3、法律分析:确实存在羁押三个月后释放的情况,因为有些案件最终判决也就是三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后,除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其所在单位。

4、根据法律规定,看守所羁押3个月属于涉嫌刑事犯罪进入刑事诉讼阶段,是否被判刑或拘役,需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包括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及批准逮捕期限、侦查期限、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期限及人民法院审理判决期限等。

急急急!妨碍公务被关进看守所16天!

1、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涉嫌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嫌疑人,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办理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若能积极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并得到谅解,可以从宽处罚。

2、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拘留期限分为一般期限和延长期限两种,具体如下:一般期限为14天,从嫌疑人进入看守所开始计算,在14天内,侦查机关需报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中检察院审查时间为7天,包含在14天内,若批准逮捕,则继续羁押;否则,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

3、从以上法律规定可知,犯罪嫌疑人的最长羁押期限不得超过37天,若你亲戚目前无消息,可以向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同级检察院提出申诉,法律依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若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应及时撤销或变更。

4、进入拘留所还好,进入看守所则较为复杂,在未定罪或宣判前,只有律师能见,家属不能见,家属只能送日用品,无法见面,通常情况下,嫌疑人被拘留后1个月内,检察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逮捕,若未逮捕,基本上没事;反之,则可能判刑或拘役,拘役至少4个月,判刑至少半年。

律师写错了诉讼状有责任吗?

1、根据法律规定,无论是当事人还是诉讼参与人,包括律师,在法庭上均有诚实信用、如实陈述的义务。

2、在民事案件中,律师会分析材料,为委托人提供全面案情分析,包括对委托人错误意见的评析,诉讼主体错误不一定是律师的过错,有些当事人坚持起诉某人,律师也无法改变,律师只是代理人,而非当事人,将所有错误归咎于律师是不合理的。

3、若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可以与法院联系更换错误的诉讼状,若已立案但尚未向被告送达,应及时与承办法官和立案庭联系,若无法更换,可以在开庭时说明诉状笔误,进行更正,若对方同意继续审理,对诉讼无影响;若不同意,则只能撤诉后重新起诉。

5、如果律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未积极参与为当事人隐瞒真相,律师将不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规定,若律师毁灭、伪造证据或帮助当事人这样做,将面临刑事处罚,如果律师提供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失实,但并非有意伪造,则不属于伪造证据。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