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规范行政单位三公经费使用——全面实施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行政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经费构成

燃料费、维修费、路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依据现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部门收入除财政拨款收入外。

三公经费涵盖因公出国、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所产生的费用,因公出国经费包括公务出国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包括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当前管理问题

三公经费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款接待缺乏有效管理办法,尽管一些单位和部门采取了一些控制措施,如定额包干和统一管理,但实际上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公款接待存在较大随意性,部分接待成为某些人搭建工作交往和私人聚会的平台。

法律依据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控制压缩会议文件“三公”经费和规范办公用房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第三条(一)至(三)对公款接待、出国(境)和公务用车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如何规范“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严格控制出国(境)经费预算

经审批同意出国(境)发生的费用,在单位的包干公用经费、日常业务经费以及符合支出规定的专项经费或结余经费中列支,对未按要求审批备案的因公出国(境)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加强管理和监督

三公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可以促使政府机关更加注重节约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廉政建设。

双控管理

对“三公”经费实行严格的双重控制,即“三公”经费预算安排不超过上年度预算,且年度预算执行不超过当年预算。

三公经费是哪三公

三公经费是指因公出国、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公务接待所产生的费用,具体包括:

因公出国经费:包括公务出国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包括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公务接待费:包括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三公经费包括哪些内容

三公经费包括以下内容:

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

车辆购置及运行费。

公务接待费。

三公经费有哪些管理要求

机关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制度

公务接待坚持节约简朴的原则,严禁奢侈浪费,单位公务接待实行限额制,年度公务接待费用不得超过限额标准。

公务车辆管理

严格实行定编管理,纳入财政预算的“三公”经费单笔开支在5000元以上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公款管理透明

公款管理要透明,对三公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确保其合理使用和透明性。

公务出国费用

公务出国费用包括公职人员因公出国产生的各项费用,如交通、住宿、餐饮、会议等费用。

如何规范“三公”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探索创新日常监管机制

建立经费支出廉政风险防控,推行“三公”经费精细化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控制随意性支出,避免为形式上压缩腐败的空间。

严格控制出国(境)经费预算

经审批同意出国(境)发生的费用,在单位的包干公用经费、日常业务经费以及符合支出规定的专项经费或结余经费中列支。

加强管理和监督

三公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三公经费的使用,可以促使政府机关更加注重节约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廉政建设。

“三公”经费的审计

“三公”经费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对“三公”经费的审计,确保其合理使用和透明性。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