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还是监察委
法律管辖权划分:职务侵占罪明确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一旦公司或企业发现员工有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罚金与没收财产:根据《国家监察委员会管辖规定(试行)》,职务侵占罪中“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数额起点为贪污罪数额标准的两倍(6万元)和五倍(100万元)。
法律解读:一般情况下,职务侵占案件不由监察委立案调查,这类案件通常由公安机关负责管辖,若案件涉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单位的职务侵占行为,则由检察机关负责立案侦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刑事案件侦查原则上由公安机关进行,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
职务侵占案件是否通常不立案?
法律判定:并非如此,是否立案取决于涉案数额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法律解读:如前所述,职务侵占案件通常由公安机关负责管辖,监察委不负责立案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这一规定得以体现。
不立案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涉案数额未达到法定标准,具体而言,职务侵占数额在6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10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
立案标准:若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且数额累计达到三万元以上,公安机关应予以立案追诉。
案件处理:职务侵占案件并非通常不立案,而是需根据涉案数额是否达到立案标准来决定,根据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数额标准参照贪污、受贿罪的立案数额标准的两倍、五倍来确定。
地区差异与情节严重:不同地区的标准可能存在细微差别,或者存在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公安机关将依法决定是否立案,若侵占数额较小或情节轻微,警方可能不采取立案,但当事人仍可通过其他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程序详解
立案条件:职务侵占罪必须满足利用职务便利、存在侵权行为、达到一定数额的条件。《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
立案通知: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若决定不予立案,公安机关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
数额标准:构成本罪,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这里的数额应累计计算。
监察委与公安局在38个罪名中的管辖范围界定
监察机关管辖的101个职务犯罪罪名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等。
公安机关和监察委在38个罪名中的管辖范围:职务侵占罪通常由公安机关负责管辖,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将依法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职务侵占罪的处理:尽管监察委员会也有权管辖一些职务犯罪,但职务侵占罪的处理主要由公安机关依法行使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