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解析行政合同变解除,行政机关单方操作的法律依据与情形

行政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情形详解

在行政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变更或解除的各种情况,以下是对相关法律分析及具体情形的详尽阐述。

行政合同终止的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行政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 债务已按照约定履行完毕;
  • 合同被依法解除;
  • 债务相互抵销;
  •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 债权人免除债务;
  •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 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可撤销或变更的合同情形

在以下情形下,合同可被撤销或变更:

  •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在此情形下,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进行变更或撤销。 行政合同终止的具体情形

行政合同终止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六种:

  • 合同履行完毕或合同期限届满,合同自然终止;
  • 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合同;
  • 行政机关基于法律或政策规定,或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单方面解除合同;
  • 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履行不可能,合同终止。

行政合同终止的具体情形深入分析

以下是针对行政合同终止的具体情形进行深入分析:

双方达成协议终止合同

在不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双方当事人可以达成协议,终止合同。

合同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死亡而终止

当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死亡时,合同随之终止。

合同因提存而终止

当合同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采取提存方式,合同随之终止。

合同因混同而终止

当合同双方合并为一个主体时,合同随之终止。

合同因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而终止

在法律诉讼或仲裁过程中,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作出判决或裁决,导致合同终止。

合同因抵销而终止

当合同双方债务相互抵销时,合同随之终止。

民法典下的行政合同撤销问题

民法典规定,行政协议本质上属于合同,政府在符合条件时可以依法撤销,以下是对相关法律分析及具体情形的详尽阐述。

政府可依法撤销行政协议

当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或订立时显失公平,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手段导致对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若请求变更合同,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可直接撤销合同。

撤销行政协议的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政府可撤销行政协议:

  •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符合撤销事由就可以撤销,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包括: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的订立显失公平的。

行政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分析

以下是引起行政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

合同履行完毕

当行政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已经全部履行完毕时,合同即告消灭。

合同期限届满

行政合同会规定一定的期限,当合同期限到达时,合同即告消灭。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违约行为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存在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合同终止。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除上述原因外,根据法律规定,还存在其他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形。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