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编写手册,主体明确,防治措施详尽

撰写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指南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概述

为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确保员工职业健康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自本制度正式发布之日起,即行生效。

安全、卫生及相关部门职责

安全与卫生部门将全面负责领导和管理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涵盖:制定通风与防护规章制度、劳动保护措施计划、定期监测与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对职业病患者进行健康检查与脱毒管理,矿卫生所将负责职业病的检查、治疗及健康教育等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与机制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构建用人单位主体责任、行政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与综合防治。

各级负责人职责明确

各级负责人应明确各自的职业病防治职责,主要负责人需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主管职业危害的负责人需明确具体职责,负责组织职业危害防治检查与整改工作。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详细内容

职业病防治制度核心

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施分类管理和综合治理。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规范性制度

企业应建立包括主要负责人责任制、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等在内的规范性制度,确保内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公司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为确保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保障劳动者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本责任制。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包括制定维护检修规定,明确职责范围,各类检修作业应遵循的规程或规定,以及检修记录和验收要求,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需明确配备标准,采购及供应方的资质审验办法,发放、使用、报废管理及责任人。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规范性制度

包括主要负责人责任制,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的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十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明确企业、雇主或其他责任主体的职业危害防治责任,明确责任范围与界定。

撰写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可行性报告指南

十二、产品说明书要求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时,应提供详细的中文学术说明书,包括产品特性、主要成分、有害因素、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及应急救治措施等。

十三、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临时控制措施

对于医疗机构发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强度或浓度超标、未提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临时控制措施。

十四、职业病预防与统计管理

安环部负责公司职业病预防、统计管理工作,包括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定期与疾病防治控制中心联系,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测,并通知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