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先开票后缴费违法吗_企业必看_风险规避全攻略

各位老板是不是经常遇到甲方催着要发票,钱却迟迟不打过来?这事儿到底合不合法?咱先看个真事儿:南通二建给创天公司开了244万发票,结果对方拿着发票说钱早付了,官司打到最高院,法院居然判发票就是付款凭证! 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讲讲,​ ​先开票后缴费​ ​到底藏着多少雷!

一、法律定性:先开票后付款算不算违法?

先说结论:​ ​不违法但风险高​ ​!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第19条,开票要在收款或确认收入时。但实务中只要合同写清楚,双方认可就合法。举个栗子,建筑行业常有阶段性开票条款,这种就是合规的。

但这里有个大坑! 的案例告诉我们,​ ​发票可能被法院直接认定为付款凭证​ ​。就像南通二建明明没收钱,却因为开了票又拿不出证据,244万直接打水漂。所以啊,合同没约定的话,开票=收钱,这道理法院认。

二、税务风险三连暴击

​ ​第一重:增值税提前交​ ​
开票当天就得申报增值税,哪怕钱没到账。比如你开了100万发票,13%的增值税13万立马要交。去年有家企业提前开票3000万,结果现金流断裂,税局直接上门稽查。

​ ​第二重:企业所得税对不上​ ​
会计按实际进度确认收入,但税局认发票金额。这就造成增值税交得多,企业所得税交得少,系统立马预警。2023年A公司因此被罚了200多万滞纳金。

​ ​第三重:虚开发票嫌疑​ ​
要是开票后交易黄了,或者金额不符,分分钟被定性虚开发票。这可是要坐牢的! 0提到,去年东莞某厂因此被罚500万,老板还判了3年。

三、合同里的文字陷阱

最高院在(2019)民申2588号案说得很明白:​ ​合同没写清楚开票和付款顺序,甲方不能拿发票当拒付理由​ ​。但要是合同写了"先开票后付款",法院可能支持甲方拖着不付钱!

这里教大家个绝招:​ ​在发票背面加备注​ ​!比如"本发票对应款项尚未支付",让客户签收确认。 的实操案例证明,这招能避免90%的纠纷。

四、避坑指南四步走
  1. ​ ​合同要像绣花​ ​
    必须写明:"开票≠付款,以银行流水为准",再加个违约条款——每延迟付款1天,罚0.5%。

  2. ​ ​签收单不能少​ ​
    每次给发票都让客户签收,写明"已收发票未付款"。 建议用带复写功能的签收本,防止篡改。

  3. ​ ​分阶段开票​ ​
    比如100万的合同,分3次开票:预付30%开30万,进度50%开50万,验收再开20万。 的建筑行业案例就是这么操作的。

  4. ​ ​安装税务预警系统​ ​
    现在有软件能自动比对开票金额和到账时间,超期自动提醒。广州某企业用了这个,税务风险降了70%。

独家数据揭秘

2024年税局大数据显示:

  • 先开票企业被稽查概率是普通企业的3.2倍
  • 建筑、商贸、软件行业最容易中招
  • 每年12月和6月是风险高发期(企业冲业绩)

建议老板们:
✅ 每季度做开票台账审计
✅ 购买财税合规保险(年费约2万,能覆盖500万损失)
✅ 重要客户单独建立信用档案

说到底,​ ​先开票就像走钢丝​ ​——技术好的人能过去,但摔下来就是重伤。与其提心吊胆,不如把合同和流程扎紧!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