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辨析,法律实践中的证据瑕疵处理与排除

在法律实践中,证据是判断案件事实、维护司法公正的关键,由于各种原因,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瑕疵或违法情况,本文将深入探讨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别,以期对法律实践有所裨益。

瑕疵证据:可修复的瑕疵

瑕疵证据,顾名思义,是指取证程序存在瑕疵的证据,这些瑕疵可能涉及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讯问笔录等,这些瑕疵并非不可修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瑕疵证据补正方式:

1、事后认可:通过征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事后认可,可以弥补取证程序上的瑕疵。

2、修正错误:对错误进行修正,如勘验笔录、搜查笔录、提取笔录、扣押清单上的遗漏侦查人员签名或物品名称、特征等。

3、重新制作笔录:重新实施侦查行为并重新制作笔录,以确保取证程序的合法性。

4、合理解释或说明:对取证程序的瑕疵作出符合常理及逻辑的解释或说明。

非法证据:侵犯基本权利

与瑕疵证据相比,非法证据的违法程度更为严重,以下情形属于非法证据:

1、刑讯逼供: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2、暴力、威胁:采用暴力、威胁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3、程序违法: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且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区别

1、违法程度:瑕疵证据的违法程度较轻,仅涉及取证程序上的瑕疵;而非法证据的违法程度较重,涉及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

2、法益侵犯:瑕疵证据主要侵犯程序性权利,而非法证据则可能侵犯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

3、处理原则:瑕疵证据的处理应贯彻“先补救后排除”的原则,而非法证据则应依法排除。

瑕疵证据的种类及认定

瑕疵证据的种类繁多,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类型:

1、物证、书证瑕疵:如证据来源不明、鉴定程序违法等。

2、证人证言瑕疵:如证人身份不明、证言前后矛盾等。

3、讯问笔录瑕疵:如讯问程序违法、笔录内容不完整等。

认定瑕疵证据的关键在于判断证据是否具备以下特征:

1、关联性: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关联。

2、合法性:证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

3、真实性:证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经过合法手段获取。

瑕疵证据补正规则

对于瑕疵证据的补正,法律明确规定以下几种方式:

1、事后认可:通过征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事后认可,弥补取证程序上的瑕疵。

2、修正错误:对错误进行修正,如勘验笔录、搜查笔录、提取笔录、扣押清单上的遗漏侦查人员签名或物品名称、特征等。

3、重新制作笔录:重新实施侦查行为并重新制作笔录,以确保取证程序的合法性。

4、合理解释或说明:对取证程序的瑕疵作出符合常理及逻辑的解释或说明。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在违法程度、法益侵犯、处理原则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法律实践中,正确区分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