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抢注的定义与发展
商标抢注,顾名思义,是指未经他人许可,擅自注册他人的商标,这一概念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主要是未注册商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现在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视为抢注。
商标抢注的法律后果
当争议商标注册后,被申请人若以牟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妨碍他人正当使用,向他人索要高额转让费、许可使用费、侵权赔偿金,或者进行误导公众的宣传,造成市场混乱,则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保护驰名商标的适用要件第一款明确指出,保护驰名的未注册商标。
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措施
对于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我国法律也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来制止恶意抢注的申请人的抢注行为和对未注册商标人的保护措施,制定了恶意抢注的惩罚措施,对于恶意抢注者,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未注册商标的类型
未注册商标是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抢注的,受商标法保护的未注册商标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商标注册时,申请人应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不同,以避免混淆,二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未注册商标。
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
在我国,以注册的驰名商标和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保护力度是不同的,未注册的驰商标也受商标法保护,但只能在相同或是类似商品上得到保护,而已注册驰名商标为强保护,可以跨类保护,且对于位于抢注的以注册驰名商标的所有权问题做无效的时间不受五年限制。
未注册就使用商标的行为是否合法未注册商标的使用
商标并不是一定要注册登记,但只有注册的商标,才能获得更多的保护,对于未注册的商标,实践中,发生的侵权事件是比较多的,如果未注册的商标在使用时,标称为“注册商标”,或者使用注册标记,既损害了商标管理的秩序,同时也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属于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未申请注册的商标也能用,但是不受法律的保护,并且如果该商品属于烟、药品等领域的,其经营者必须根据相关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进行注册登记,否则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未注册商标的使用限制
如果正在使用的商标没被注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未注册商标是不违法的,因为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商标注册是自愿的,使用未注册商标也有可能会构成侵权,如果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未注册商标,抢先注册成功后,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被原该商标的所有人发现,并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宣告商标无效”之诉,那么围绕该商标是否侵权,就要有漫长时间的官司可打了。
未注册商标的注册建议
未注册的商标当然是可以使用的,但需要注意未注册的商标没有得到商标局的核准,商标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别人可以随意的使用这个商标,会降低品牌的价值,所以最好的情况还是把商标注册好,得到了商标注册许可证后再进行使用。
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驰名商标的保护要点
驰名商标保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防止人为通用名称,比如优盘、阿司匹林、热水瓶等都从商标沦为通用名称,二是预防淡化交强显著性,维持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例如商标谷歌,人们已经习惯与在需要搜索时说谷歌,谷歌以变化为一个动词。
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范围
认定机关为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及人民法院,保护范围: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规定
为规范驰名商标认定工作,保护驰名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制定《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
驰名商标的认定方式:根据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使用的持续时间等方面进行确认,其保护事项:以其注册的专用权为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三条 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
恶意抢注商标有什么法律责任恶意抢注商标的后果
商标抢注一般不会承担其它的侵权责任,因为商标恶意抢注是一种事实认定行为,一般为撤销该商标的所有权,重新认定原始拥有人的商标所有权。
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律责任
恶意抢注商标后果是影响到原来商标所有人的一些基本的经营行为,“恶意抢注”申请人成为合法所有人之后,即会利用其注册商标的占用权,禁止他人使用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或利用其处分权对被抢注者高价转让或高价许可使用该商标,如果这些目的不能达到,则会提起侵权之诉或向工商行政管理商门举报并索取赔偿。
恶意抢注商标的法律制裁
我国《商标法》上述关于禁止恶意抢注的规定体现了共同的立法宗旨,即维护诚实信用原则,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商标评审案件为例,如果申请人能够证明被申请人申请注册争议商标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则可以认定主观构成恶意,恶意是认定恶意抢注和适用上述法律规定的共同要件。
恶意抢注商标的处罚
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最终会遭受商标局的严惩,商标权将被撤销,同时侵权方有权对恶意抢注者申请民事赔偿,一旦恶意抢注者成为注册商标的合法持有人,便能运用其权利,阻止他人使用原本属于自己的商标,甚至向被抢注者高价转让或许可使用该商标,这不仅侵害了权利人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我们一般可以抢注商标吗抢注商标的条件
可以抢注;但要看实质的原因;首先要确认该商标是否还存在,是否已转让,如果商标三年不使用是可以申请撤销的。
商标抢注的定义
不可以抢注别人的商标;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
商标抢注的法律规定
对于注册商标的抢注,抢注方需确保该商标未在先注册,也未被他人实际使用,否则,此行为可能违反《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构成侵权,抢注驰名商标,通常涉及那些在市场上广为人知、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商标,抢注此类商标需要特别注意,避免侵犯其所有人的在先权利,否则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商标抢注的类型
商标抢注分为恶意与非恶意两种类型,恶意抢注行为,其目的是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以谋取私利,此类行为显然违反了法律规范,应受到法律制裁,相反,非恶意抢注,例如出于善意的无因管理行为,通常不具有损害他人权益或谋取私利的目的,因此被认为是合法的,在法律框架内,非恶意抢注行为可以得到保护和认可。
受商标法保护的未注册商标有哪几种未注册商标的后果
没有注册商标产品的后果有:遭人抢注风险加大;容易侵犯他人权利;企业品牌形象受损;不能成为无形资产;造成经济价值损失。
未注册商标的保护特点
《商标法》关于未注册商标的保护而言,体现了两个特点;受商标法保护的未注册商标有两种,包括未注册驰名商标和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两种,两种未注册商标的权利内容不同,予以未注册驰名商标以专有使用权,而对有一定影响未注册商标仅赋予其优先注册权。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未注册商标是指直接使用而未经注册的商标,在大多数国家,单纯的使用不产生任何权利,但在有些国家,使用是保护的前提,注册指示便于举证,对于经过使用产生一定声誉的商标,有些国家也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商标如果驰名甚至著名,即使是未注册商标也可以获得保护。
未注册的驰名商标
我国实行商标注册自愿制度,一些驰名商标发展时,可能大家的商标法律意识尚且不是很强,导致一些驰名商标虽然已驰名中外,但是还尚未进行商标注册,为了保护这些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我国的法律规定,申请人在申请商标注册时应当区别于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以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