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婚内抚养权协议,法律效力、争议与实际操作全解析

在婚姻关系中,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往往是夫妻双方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之一,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是否可以就孩子的抚养权达成协议?这样的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一、婚内抚养权协议的法律效力

1、法律效力的基础:婚内抚养权协议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法律效应,协议的签订必须基于双方的自愿,不得存在曲解法律法规、违背公共道德,或者签订过程中欺骗或威胁行为,协议中的各项条款必须清晰明了,不得破坏子女权益这一核心原则,协议内容必须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愿。

2、协议的有效性:只要双方通过协商,合理分配抚养义务,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受抚养权,婚内签订的孩子抚养权协议是有效的,这样的协议不仅是对签订协议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未成年子女享受父母抚养的权利。

3、民法典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有民事行为能力,婚内关于子女抚养权的约定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二、婚内抚养权协议的争议

1、法律效力争议:在中国现行法律规定中,关于子女抚养权的约定仅在夫妻离婚时才被涉及,基于婚内协议涉及人身关系的原则,抚养权被视为父母的义务,同时也是孩子的权利,父母不能完全自行约定。

2、案例分析:有案例表明,婚内协议约定抚养权在法律上不被认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受父母离婚影响,婚内协议约定抚养权是否有效,存在争议。

3、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婚内协议对孩子抚养权有效的,但双方约定违反法律规定或损害子女健康成长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且具体扶养内容由双方协商确认,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且有利于子女成长,即可认定该约定有效。

三、法律分析

1、法律规定:对于未满2周岁的孩子,抚养权是归母亲所有;已满2周岁的孩子,由父母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其中已满8周岁的孩子,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

2、实际操作:婚内签的协议,约定孩子抚养权的,该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是要看实际情况的,法律对孩子的抚养权是这样规定的:对于未满2周岁的孩子,抚养权是归母亲所有;已满2周岁的孩子,由父母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其中已满8周岁的孩子,应当尊重孩子的意愿。

婚内协议约定孩子抚养权是否有效,取决于多种因素,虽然法律对婚内抚养权协议的效力存在争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夫妻双方应当充分协商,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理,并符合子女的利益,才能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 返回列表